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综治播报

共建活力中国 共享和谐社会

2012-10-23 10:15:0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日报 

    党的十六大以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社情的深刻变化,从全局视野和战略高度,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社会管理工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重大进展,收到了明显成效,在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谱写了新的篇章。详细>>

 

社会矛盾化解:大调解调顺法理情

    10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各地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开启了矛盾纠纷的“大调解”时代。从过去单一的调解方式,到现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立;从过去三大调解各自为战,到现在“三调联动”、集团作战;从过去不重视调解,到现在把调解摆在更重要位置、调解优先,10年来,“大调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为社会矛盾纠纷提供了常态、高效、便捷、权威的化解渠道。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调解工作,“大调解”传播着“和为贵”的理念,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筑起了“安全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助推器”。详细>>

百姓故事

    “感谢政府救了我们全家,我听你们的,我和老湛的恩怨就一笔勾销了……”近日,在重庆市丰都县人民调解委员会,当调解员将3300元司法救助款交给湛淑芳时,她饱含热泪地保证。一件故意伤害案件,通过重庆市人民检察院、重庆市司法局的检调对接,终于达成了和解。详细>>

各地村镇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调处、早化解”。

评价

    在解决群体性纠纷时也要重“情”。社会转型期,群体性纠纷时有发生,我也处理过不少。在处置群体性矛盾时,我始终坚持“情、理、法”相结合的原则。一是通过“乡里乡亲乡情”安定群众情绪。二是通过讲情理说服教育,防止矛盾激化。三是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引导。实践证明,只要我们与群众站在一起,进行沟通,讲清法理,以心换心,及时解决他们的合理诉求,群众是通情达理的。(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司法局白土司法所人民调解员 智成锁)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