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敬礼后示证 礼貌用语紧跟上
沈阳城管执法系列报道⑤
10月11日,记者跟随城管执法队伍采访,亲眼见证了一起执法过程。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哈尔滨路,一家名为印双杰的水果店占道经营。两名执法人员走到业户面前,先敬礼,后示证,很礼貌地向经营业户讲明执法缘由,并协助店员一起把人行道上的货品抬进室内。相对人非常配合,在执法过程中双方没有出现任何冲突,执法人员在很友好的气氛中完成了工作任务。
近年来,辽宁省沈阳市城管执法局以准军事化建设为抓手,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顽强、纪律严明的执法队伍。
准军事化建设推动规范执法
“沈阳城管执法能有如今这样和谐的社会环境实属来之不易,经历一段艰难的历程,这主要得益于队伍管理注重强化准军事化建设的成果。”沈阳市政府副秘书长、城市管理执法局局长董文秋很是感慨。
据介绍,从2004年开始,他们连续三年在冬天的执法“淡季”,拿出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封闭式的执法培训,全员参加不落一人。学习培训强化“过三关”,即敬礼关、三分钟演讲关、执法文书关;推行执法“三在先”,即敬礼在先、示证在先、文明礼貌称呼在先;培养“五种能力”,即熟练掌握法律法规的能力、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的能力、宣传法律法规的能力、创造性执法的能力、自觉用法律法规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
在准军事化建设工作中,该局还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在全系统正式印发了执法行为规范、着装仪表规范、车辆管理规范、内务卫生管理规范等15个方面的工作文件,制定了千分制评比验收管理办法,对各项标准进行细化、量化,并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检查、监督办法。这些举措对提高执法人员职业素养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约束自由裁量权推动公正执法
目前,沈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处罚权涉及城市规划、市容卫生、市政房产、园林绿化、公用事业、建筑市场、民政殡葬、环境保护和公安交通等各个方面,一共14个方面51大类493项。
如何正确行使好这些执法权力,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关键。
近几年来,沈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依法行政责任制度和工作规范制度,强化重大、疑难案件的案审会制度,严格执行行政处罚“罚缴分离”制度和岗前培训制度,全面推行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出台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和适用规则,并向社会公示。从源头上防止滥用和乱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努力营造公正、公平的执法环境。
同时,认真执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滥用职权,乱罚款,乱检查,不开据执法文书,罚没物品不入库的问题,坚决查处,追究责任。
行风督查推动文明执法
该局党委班子紧紧围绕“为民执法为本”的理念,抓政风行风建设、抓规范文明执法。先后制定完善了行风建设《六条禁令》、《行风投诉办理工作责任追究办法》、《重大行风问题通报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对行风建设实行一票否决。还专门成立了行风建设督察大队,对执法人员简单粗暴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随时纠正和查处,维护公平公正的执法环境。
解决群众诉求是工作第一要务。今年以来,该局对“96123市民服务热线”、“民心网”和“政风行风热线”群众投诉的问题,做到了第一时间处理,实现了问题反馈率100%、问题办结率100%。
5月13日,市行政执法局主要领导通过参加“民声微博”接待日活动,现场解答各类咨询、投诉20余件。
该局实施“阳光政务”,坚持以政务公开促进公正执法。凡属于执法范围内的处罚项目、处罚依据、处罚标准和执法程序、办事时效、服务承诺等都通过各种形式向社会公布。
此外,通过开展重复访专项治理和重大信访案件回访,达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的目标。全市行政执法系统还面向全社会聘请义务行风监督员1000名,监督执法工作是否文明规范、亲民爱民。
该局成立了纠风办公室,加强对行风责任状落实情况的检查,对不重视行风建设工作,屡次出现执法不作为、野蛮执法、执法冲突事件的单位和部门,坚决取消评选先进资格,并追究领导班子和当事人的责任。
人间万事出艰辛,历尽天华成此景。沈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成立十年来,获得的荣誉称号令人炫目:全国首届“中国法治政府奖”;15个市级以上先进集体;192名市级以上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连续4年在沈阳市政府绩效评估考评中获得执法类第二名;先后获得辽宁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市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记者 霍仕明 张国强)
·沈阳城管创新执法理念 城市管理要为不同阶层提供生存空间
·沈阳:城市管理进入数字身份证时代
·沈阳火灾事故前三季度下降七成多
·沈阳城管执法局创新执法方式 共建协议实现全社会参与管理城市环境
·沈阳城管创新执法机制 首创行政执法勤务区
·沈阳日报:加快实现科技跨越发展
·沈阳日报:加快实现科技跨越发展
·沈阳试水城市社会治安保险
·沈阳:“三大平台” 创新信访工作
·沈阳将举行"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 部分路段封闭
·沈阳老旧小区改造:闹心房变成舒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