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容收治对象达2200多人,但一线管教岗位却不足200人。在位于江苏句容群山环抱之中、不在城市及周边建立的劳教(戒毒)所——江苏省女子劳教(强戒)所,这个女警占总数10%不到的司法警察队伍,如何克服了产假、哺乳假和病假等女性特殊生理、心理状况压力,一边承担着尊老扶幼、相夫教子的责任,一边和男警一样承担起劳教和强制戒毒工作岗位所处的特别复杂、繁重的工作压力? 该所所长蒋银华认为,抓基层工作抓什么,必须结合自身工作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从重视和优化基层队伍结构、采取创新举措挖掘基层民警潜力的角度,深入推进基层基础年建设,全面提升队伍执法履职能力,夯实基层基础根基。
据了解,作为江苏唯一一个女所,收容收治压力比其他所都大,警力不足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该所政治处副主任王亚介绍,该所民警占矫治对象比例为11.3%,远超出了18%的配备要求,编制严重不足。于此同时,一线女警保持必须和男警一样当班工作强度,还有夫妻两地分居、婚恋、生育期、妇科疾病等特殊情况,不得不通过各种办法弥补力量不足问题。
为此,该所首先从完善值带班备勤机制入手,创新采用了AB班制度,既调整了原来生硬的值班制度、挖掘了基层潜力,又解决了女警特有的管理难题。A班值班民警对生产现场负第一责任,B班值班民警对矫治工作负第一责任,并详细规定了“三大”现场管理制度、安全检查管理制度、点名巡查制度、夜间管理制度、重点事项重点交接等具体的AB班一日工作规范,完善了带班民警和备勤民警详细工作职责。该所政委赵学伟介绍,自从采用了AB班制度,不仅以往4个值班人员,人数精简到了2人,个人的职责得到细化明确,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还通过机关民警巡查、到监控室参与值班,全体机关民警参与夜间大值班,有效利用了警力,还保障了一线女警休息学习时间,缓解了基层一线执法管理压力。
据了解,该所还针对女子所的特点,由管理科对照《制度检查分包表》的43项具体内容,进行定期检查,其中特别针对六大重要隐患进行定期排查,如针对劳教(强戒)矫治人员入所诉求不畅的问题,采用管理科人员分包制度,对每一个大队详细调查问卷,对反映出的矫治人员个人、家庭困难,所外矛盾纠纷处理,作出相应指导意见。定期采用召开矫治工作座谈会形式,倾听矫治人员心声,弥补管理细节不足。还有效开展班组长文明执法、法律文书规范、入所教育规范以及警员培训等一系列配套工作机制的完善,推动化解劳教和强制戒毒矫治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记者还了解到,立足女性特色,该所还通过强化情感教育以情动人、加强文化建设以文育人的方式,优化各项教育矫治措施。该所教育科副科长刘晓燕介绍,女性劳教和强制戒毒矫治人员中,大部分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在入所时都较差,不少还患有各种疾病,直接影响了矫治成效,一些吸毒人员还常常有幻觉表现,容易出现突发性冲突。
为此,该所将情感教育、爱的主题教育、感恩教育延伸到每一个教育矫治节点上,每年的“三八”妇女节、母亲节、重阳节等都有各类主题教育,还组织到敬老院、孤儿院等参加公益活动,唤醒学员潜意识中的积极情感因素,还实施“润蕾帮扶行动”、“创业扶助工程”等通过亲情帮教、社会帮教、困难救助等关怀机制,打开她们心结,推动积极矫治。此外,还通过在各大队建立阅读、手工等20多个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才艺大赛,“心翼杯”运动会等专题文化教育活动,达到感官振奋、触动心灵的效果。
江苏省女子劳教(强戒)所只是一个缩影。江苏省劳教(戒毒)局局长池凤云介绍说,自司法部部署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以来,江苏省劳教(戒毒)局面对收容收治人数高位运行和工作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把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放在科学集约用警、强化警务效能建设上,通过强化技能培训、改革警务模式、优化警力配置、规范岗位职责、加强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等多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改变以往粗放式警务管理模式,促使现有警力资源的常量产生相应的增量,最大限度地催生警务生产力,提高执法工作水平和质量。目前已有200多名民警自愿或被抽调安排到基层一线,基层警力比达76.2%。(记者 丁国锋 通讯员 宋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