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工作要有责任心
朴秀吉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工作感言:很多时候,民族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很重要,必须要有责任心,要讲感情讲责任,才能把事情做好。
在齐齐哈尔市生活着35个少数民族,多民族聚居的特点使得这里民族工作重点更突出,任务更艰巨。然而,担负此项工作的齐齐哈尔市民族宗教事务局获得奖励不断:“民族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宗教信息工作先进集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09年,齐齐哈尔市政府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取得与市民宗局的“领头人”分不开。
“我是朝鲜族,对少数民族同胞有着特殊的情结,也曾在地方主管过民族宗教工作。既然从事这份工作,那就要做好,要对得起老百姓的信任!”朴秀吉说。
与民族工作结缘始于1995年,朴秀吉当时在讷河市任市委常委、副市长,分管民族工作。“当时讷河地区少数民族同胞生活很困难,我就给自己立了规矩:要把国家政策落到实处,真正维护少数民族利益。”1996年,经过努力,朴秀吉为讷河市全胜乡争取到近千万元资金,把公路修到了朝鲜族同胞的家门口,解决了全胜乡产品运不出去、资料运不进来的“瓶颈”难题。4年前,朴秀吉来到民宗局,从此成为专职民族宗教工作者。
“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和少数民族同胞在一起。”4年多来,朴秀吉的足迹遍布齐齐哈尔市1个民族区、10个民族乡(镇)、80个少数民族聚居村。来到一个地方,他总会到老百姓家里做客唠家常,了解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情况,掌握大家的困难,回去后再一一与相关部门联系,逐个解决。少数民族同胞和基层的领导干部都喜欢亲切地称他“老朴”。朴秀吉说,“民族工作是个讲感情讲责任的工作。就凭老百姓的这份信任,我也得把工作做好。”
2007年,在民宗局的认真调研和大力推动下,市委市政府出台政策:对报考重点高中的民族区、乡、村的达斡尔、蒙古、锡伯、鄂温克、柯尔克孜等7个人口较少民族的考生降20分录取,其他少数民族降10分录取,对没有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7个人口较少民族降10分录取,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制约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可政策刚实行一年就因为种种原因暂缓推行,眼看好不容易争取到的机会就这样丢失了,朴秀吉急忙与市委市政府、教育局等多方积极协调,几经波折,最终落实了这项政策。
“很多时候,民族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很重要,必须要有责任心,才能把事情做好。”朴秀吉说。有一年,当地一份报纸在刊登关于春节期间肉制品市场情况的文章时,配错了一幅照片,顿时引来了少数民族同胞的不满,后来演变成群体性事件。当时没有人意识到一个简单的错误竟然带来了如此严重的后果。民宗局临危受命,出面与报社和读者进行协商调解,积极争取少数民族同胞的谅解,最后终于化解了这次危机。
老社区要有新平台
周晓红
南京市建邺区南苑街道健园党总支书记兼社区主任
工作感言: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社区民族工作才能取得少数民族群众特别是外来少数民族群众的认可。
健园社区是上世纪90年代初建成的老小区,也是少数民族相对居住集中的社区。目前,社区有回、壮、苗、畲、藏、布依、蒙古等11个少数民族,共160多户400多人。多年来,社区没发生过一起刑事治安案件,连邻里纠纷也基本杜绝。社区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和谐示范社区”、“南京市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等。
“老社区管理,一定要借用新平台,与时俱进地了解新需求、采取新措施,成为名副其实的服务站,你的工作才能取得少数民族群众特别是外来少数民族群众的认可。”谈起社区的民族工作,健园社区主任周晓红深有感触。
“民族工作无小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来到健园社区,社区民族工作也变得复杂。为了满足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2005年3月社区拿出250平方米的办公房成立了“民族之家”。除了对各族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外,“民族之家”设有议事室、图书室、健身室、学习室、才艺室,还成立了少数民族艺术团。
为了更好地构建和谐社区,根据暂住的外来少数民族居民不断增多的新情况,周晓红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2008年,社区对外来少数民族采取“一卡、二簿、三联手、四经常”的管理与服务模式,引导外来少数民族热爱南京融入社区,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作用。
周晓红介绍说,“一卡”是少数民族服务卡。社区把一年中为少数民族服务内容写在卡上,发给辖区每个少数民族群众,他们凭服务卡到社区就能享受免费电脑培训等服务。“二簿”即外来少数民族登记簿和少数民族活动记录簿。对暂住在辖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做到情况清、人头清、数字清。“三联手”即:一与社区民警联手,掌握外来少数民族群众的流动信息;二与区商业网点办公室联手,了解他们的经营状况;三与社区劳动保障站联手,掌握他们的就业愿望。“四经常”是指经常宣传政策,经常联系沟通,帮助他们解决经营中遇到的困难。
如今,“民族之家”为代表的健园社区工作站成为外来少数民族名副其实的服务站。周晓红说,从为少数民族服务“七个到位”的承诺,到为少数民族发送“服务卡”等,这是一个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转变。
·重庆沙坪坝区“三举措”管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北京最大少数民族聚居区民调进所规范化促民族大和谐
·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普设“双语巡回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