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各地经验

汕头:先行先试探索普惠型社会福利

2012-10-19 09:29:4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日报 

    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社会对公共产品的数量与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地方政府,如何把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和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上来?汕头市在这方面先行先试,利用特区立法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引起广泛关注。

    今年5月,汕头市率先出台《汕头经济特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办法》,在广东省范围内率先对公益、慈善、服务类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进行改革创新,降低登记门槛,简化登记程序,做到真正“宽进严管”,为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创造条件。此举被国内不少媒体称为“开了全国先河”,积极评价其对扶持发展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减轻政府人力财力压力、避免公共部门体制迟缓低效弊端,具有十分有益的借鉴作用。

    今年7月,汕头大胆探索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体制,与民政部、 广东省民政厅共同建设民政工作改革创新综合观察点。记者了解到,这是民政部首次与地级市合作,选择汕头市作为试点改革创新,正是看中汕头市对民政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民政工作改革创新的良好基础,希望汕头市在改革城乡基层管理和服务体制、建立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深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及各项相关的配套改革方面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与经济特区相适应、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衔接、体现社会建设客观要求和发展规律的现代民政事业新模式,成为推动全国、全省民政事业改革创新的示范区。

    据悉,汕头正以群众要求最紧迫、社会关切最普遍的问题为突破口,突出改革创新,争取早见成效。一是推进城乡基层管理服务体制改革,强化街道(镇)社会管理职能,推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重心下移,在基层构建“大服务”、“大公共事业”、“大综合执法”、“大综治维稳”工作格局,逐步实现城乡基层公共服务便民、均等、高效。二是深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社会组织自身建设整体水平,为社会组织逐步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夯实基础。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民政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探索建设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体系,根据潮汕人文风情、风俗生活习惯,探索邻里互助养老模式,建立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若干区域性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工作体系。四是加快建设社会工作网络,创办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孵化基地,广泛吸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扩大社会工作的服务规模和领域,探索将社会工作服务纳入政府采购体系。五是大力建设慈善文化,培育发展一批潮汕特色民间慈善组织,以试点登记非公募基金会为契机,做大做强慈善事业。六是充分运用特区立法权,完善体制机制,为民政工作改革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目前,汕头正加大保障投入,5年内市财政将根据工作进展、项目对接、服务购买等需要,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推动民政工作改革创新综合观察点各项工作以及对各项创新举措、示范点的奖励和扶持。同时,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发动海内外乡亲、各种社会组织、大中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推动,加快构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结构。(陈健)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广东汕头:为民“三打” 让群众享实惠
·三位一体防控网打造平安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