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享一片蓝天 ——记我国蓬勃发展的残疾人事业
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的陈晓良,10年前两次中风,右手右脚瘫痪。由于行动不便,他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县残联得知情况后,借给陈晓良2万元创业启动资金。陈晓良在淘宝网上开了网店,一年下来约50万元的营业额。他赚的钱比普通工薪族高很多。2008年网店营业额突破了100万元,陈晓良还清了看病的债务,去年的营业额更是超过200万元。创业的成功,给31岁的陈晓良带来无限喜悦。
陈晓良的创业经历,只是千千万万奋发有为的残疾人的一个缩影。
1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让广大残疾人享受着均等及个性化的社会服务,助力每个残疾人扬帆远航。
政策先行
残疾人事业驶入快车道
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和政府的关爱,是残疾人事业得以发展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大举措,帮助、促进残疾人不断改善状况,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中国残疾人事业由小到大,由点到面,走上了一条适合国情、具有特色、全面发展的道路。
从2006年开始,中国残疾人工作有了飞跃式的进步,初步建立了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投入达57.1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75倍。
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第一次以党和国家的名义,提出了促进和保护残疾人权益的总体思想和重大措施。同年,国家对《残疾人保障法》进行了重新修订,首次引入“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概念,凸显了为残疾人创造“平等、参与、共享”条件的理念。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保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15年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基本框架,2020年“两个体系”更加完备。
我国还颁布实施了《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等专门性法规,对残疾人权利做了更明确的规定。
10年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依据、以数十部相关法律为基础、以残疾人保障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为配套、以地方扶助残疾人优惠政策为补充的残疾人事业政策法规体系。
多措并举
创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
给残疾人以力量,让帮助、关爱常常与残疾人如影随形。
让生命更有尊严。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就是在保障残疾人平等享有社会保障的同时,对重度残疾、多重残疾、一户多残及老残一体等群体给予重点和特殊扶持。在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中,现有 255.3万城镇残疾职工参加了社会保险,900多万残疾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215.4 万城乡残疾人得到社会救助,71.1万残疾人在各类福利院、养老院享受集中供养和五保供养。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比例达到96%。
让生命焕发活力。残疾人扶贫基地集培训、安置和扶持残疾人于一身,利用“合作社+基地+残疾人”的运营模式,帮助残疾人创业、就业。近5年来,全国建立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4575个,投入资金10.6亿,直接安排和扶持贫困残疾人133万人。国家为改善残疾人就业状况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残疾人就业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近5年来,城镇新增残疾人就业179.7万人,实际在业残疾人达到441.7万人。
让生命重现精彩。康复是残疾人身心功能的一种回归,是残疾人全面发展的基础。10年间我国实施了一批重点康复工程,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是迄今为止中央财政针对贫困残疾儿童的资金量最大的康复项目,国家投入资金7.11亿元,为5.88万名残疾儿童和家庭带来了康复希望。
让生命更有价值。提高残疾人的教育水平,已成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10年来,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显著提高,高中阶段和高等特教规模不断扩大。中国残联会同教育部相继开展了“中西部盲童入学项目”、“扶残助学项目”等。视力、听力、智力三类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近80%。
让生命绽放美丽。基层残疾人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广大残疾人更加全面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中国残联联合文化部截至目前已举办了两届全国残疾人文化周活动。全国设立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的文化场所有14万余处;共举办了七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和六届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艺术汇演,直接参与者达2万多人次;全国省、市级公共图书馆设立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441个,全国1000个社区组织开展了“文化进社区”项目。
走向世界
体现残疾人价值和风采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崛起在世界东方,中国的残疾人事业发展也令世界瞩目。
2006年12月,在中国等国家的积极推动下,第六十一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残疾人权利公约》,这是联合国历史上首部为保护残疾人权利而制定的国际公约。2007年3月30日,中国第一批签署了公约;2008年6月26日,全国人大批准了公约。2010年8月,我国首次向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递交了履约报告。
2007年上海特奥会、2008年北京残奥会、2010年广州亚残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上海世博会生命阳光馆的设立,都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壮大。
与残疾人体育带给世界的震撼相比,中国残疾人特殊艺术同样璀璨夺目,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千手观音》早已成为世界广为认知的经典之作。他们先后出访了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艺术之光弘扬平等、参与的人道主义思想,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的一张特殊名片。
在我国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残疾人事业正如朝阳,展现出勃勃生机。(记者 潘跃)
·北京“大民政”做足民政内涵促社会建设发展
·第十八次青海省民政会议召开 李立国骆惠宁讲话
·北京市政府召开会议研究加强首都民政工作等事项
·全国民政信访工作会议召开 窦玉沛出席并讲话
·河南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
·长春市民政局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实现跨越发展
·长春市民政局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实现跨越发展
·人民日报社论:发挥民政骨干作用 创新社会管理服务
·民生无小事—写在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召开之际
·云南省民政工作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会议召开
·六部门出台意见加快发展残疾人托养服务
·安庆探索“无就业能力残疾人”亲属就业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