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民族、民生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呼和浩特市人民路街道办事处始终把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街道辖区内各民族群众唇齿相依、同甘共苦,谱写着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睦之歌。
10年前的宋娟,生活太艰难。身体残疾,没有固定工作。离异后,跟两个孩子挤在10来平米的出租房里,每天都在煎熬中度过。
2002年,无奈的宋娟找到居委会求助。街道办事处民政科立即为她登记相关资料,并给她办理低保。2009年,办事处向赛罕区残联推荐她为残疾人专职联络员,宋娟不负众望,通过层层选拔,得到这份工作。2009年,儿子上了大学,获得3年大学生救助金。2010年,一家人住进了办事处为他们申请的廉租房。当工作人员告诉她,这宽敞明亮的房子一个月仅需缴纳36元租金时,宋娟高兴得落下了眼泪。
宋娟是满族,她告诉记者,社区里得到帮扶的少数民族居民不在少数。
目前,人民路街道辖区内,除汉族外,共有少数民族居民10296人,以蒙古族为主,还有回族、满族、朝鲜族、达斡尔族等。其中少数民族低保家庭128户,现在已有44户入住廉租房。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如何让辖区的居民互动起来成了一个难题。近年来,人民路街道办事处以开展社区文化节、社区邻里节、社区大讲堂、消夏晚会、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为载体,在社区建设中服务居民,已经收到良好效果。如今,6个社区已实现一站式服务、敞开式办公,街道一居一品工作特色鲜明,山丹综合服务型社区、水文科普文明型社区等服务型社区的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努力打造城市少数民族特色社区,是人民路街道办事处民族团结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兴康社区共有蒙古族、满族、回族、达斡尔族、维吾尔族、藏族、土家族、壮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居民625户共1639人,占总人口的22.69%,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社区。去年5月,社区建立少数民族之家,还特别设立少数民族志愿者岗,安排蒙汉兼通的蒙古族青年志愿者为蒙古族居民讲解办事流程,翻译和办理相关事务。为便于掌握社区少数民族居民的基本信息,社区还建立少数民族居民档案卡,包含少数民族贫困档案、少数民族孤寡残疾人档案等。这不仅为少数民族居民到社区办事提供便利,也增进了居民之间的沟通。
2012年3月,在兴康社区,少数民族之家为社区无工作、生活困难的少数民族妇女开展免费手工编织培训,并将编织好的工艺品经过社区协调卖给工艺品商。今年,赛罕区将兴康社区定为城市社区民族工作试点。(记者 施佳丽)
·呼和浩特:公租房——让居者有其屋
·呼和浩特:首府准入门槛降低 外来户也能住进公租房
·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公安局摧毁倒卖火车票团伙
·呼和浩特铁路法院正式移交地方管理
·内蒙古包头1565家单位建立消防户口
·内蒙古召开草原110建设推进会
·内蒙古召开草原110建设推进会
·内蒙古长—呼天然气管道复线全线通气
·内蒙古日报:切实保障群众生产生活
·内蒙古兴安盟“小财政办大民生”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38个“流动派出所”服务街头巷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