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民政局日前出台了《关于规范社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将社区社会组织正式纳入管理范围之内。今日起,想要变身“正规军”的社区社会组织,可向县级民政部门申请登记。
社区社会组织可注册
随着社区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组织在社区建设、社区管理及和谐社区建设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受会员规模、注册资金等条件的限制,社区范围的社会组织大多达不到规定的登记要求。为了规范管理,进一步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作用,我市决定将社区社会组织纳入登记管理。
市民政局副主任科员张玉秀解释说,社区社会组织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愿组成或举办,并在社区地域范围内开展活动,以满足社区居民不同需求为目的非营利性的社区社会团体和社区民办非企业单位。只要是社区范围内的团体、组织,都可以申请注册登记。
注册登记门槛降低了
根据此前的规定,社会团体注册登记,除了要符合组织结构、办公场所等规定外,还要拥有不低于3万元的注册资金,个人或单位会员的最低限额是50个,这限制了很多社区社会组织的注册登记。
考虑到社区社会组织的特性,《关于规范社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规定,申请登记的社区社会组织,除行(事)业规定有最低限额外,其他的组织只要拥有不低于5000元的注册资金,以及15个以上的个人或单位会员就可以申请登记。
“实施登记管理后,不仅可以促进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也可以提升社区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的能力。日后,发展较好的社区社会组织,将有机会享受到有关的扶持政策。”张玉秀说,注册资金减少,会员数量降低,将促进更多“草根”组织变身“正规军”。
不符合登记条件可备案
因为社区中的自发组织众多,即便降低了登记门槛,很多仍达不到登记条件。对此,《关于规范社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对尚不具备登记条件,但能正常开展活动且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社区社会组织实行备案管理,经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可以依法开展活动。
与社区社会组织登记制度相比,申请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不需要注册资金,社区社会团体只需要拥有10个以上的个人或单位会员。
违法违规将受处罚
张玉秀说,社区社会组织依法登记、备案后,必须按照规定开展活动。
依法登记、备案后,如果社区社会组织存在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或超章程规定开展活动,涂改、出租、出借登记证书和同意备案意见书,拒不接受或不按照规定接受监督检查,不按规定办理备案事项变更,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各市区民政部门应当责令改正,对于拒不改正的社区社会组织,将被撤销登记或备案,并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记者 郑晓蕾 通讯员 王映红
·威海:“四化建设”强力推进执法规范
·威海巡警创新载体深入推进“双争”活动
·威海消防开通微博受理群众举报
·山东威海:民生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招
·威海创新校车管理新模式“一增加、两彻底、四确保”
·威海专项治理公务用车违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