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辰区双口镇东堤村村民王树燕: 我和来公司上班的矫正对象有个约定
9月末一大早,当记者来到位于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的过渡性安置矫正基地——宝燕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时,基地负责人王树燕正和爱人张罗着带几名社区矫正人员驾车去七里海钓螃蟹。
得知记者来访的目的后,王大姐有些腼腆:“我没干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儿,也不会讲很多大道理,我把矫正对象当成自己的亲人,在我家就是平常过日子,给他们最实际的帮助。”
王树燕是双口镇东堤村村民,2000年,与爱人创办金属制品厂,主要生产铁艺制品,职工30余人,生意红火,家庭和美。然而,这样平静的生活却被同村的一个年轻人给打破了。
几年前,年仅15岁的小赵迫于生计一时冲动抢劫出租车,最终因抢劫罪被逮捕,因未满刑事责任年龄,后在社区服刑。服刑期间,小赵到王树燕的金属制品厂看望朋友。王大姐回忆:“那时是12月,数九寒天的,小赵穿的少,冻得直哆嗦,我看着心疼,就给他拿了一身保暖内衣和200块钱。”
小赵从小无父无母,被王大姐的关怀打动了。第二天,小赵早早来到厂里,诚恳地说:“大姐,您要不嫌弃,我上您这过个冬吧!”
“行啊,热烈欢迎!”王树燕爽快答应。
可是,了解到小赵的情况后,王树燕家人不干了,“人家企业招收职工都不招有前科的,你这是干嘛啊?再说,家和厂子都在一个院里,平时老人孩子进进出出的,招这么一个人来,不是引狼入室嘛?”
面对家人担忧,王树燕说:“这人心都是肉长的,谁不想往好了走,要不是实在走投无路,谁愿意犯罪,就当是再给孩子一个机会。”
就这样,小赵正式到厂里上班了,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干就是大半年。后来,王树燕看到他的焊工手艺越来越精湛,托人给他找了份工资更高的工作,怕人家因为小赵的过去不敢要,还特意嘱咐:“我们已经变好了,您尽管放心!”
就这样,越来越多的社区矫正人员慕名来王树燕这找工作,最小的十几岁,最大的四十几岁。
用王大姐的话说,人这一辈子谁能保证不犯错误,在这些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能伸手拉一把,他们就能重新站起来,就会踏踏实实地走到正路上来。
刘某就是这样一名社区矫正人员,刚被判刑之后,他一度心如死灰,家里不管,孩子不顾,好端端的家庭眼看就要支离破碎。王树燕了解后,特意找到刘某和妻子,一方面耐心地劝导刘某:“国家让你在社区里服刑,就是希望给你改正错误的机会,如果你这样自暴自弃下去,不但把自己置于重新犯罪的边缘,你的父母、妻儿该多么伤心啊,特别是你的孩子,那么小就要背负如此沉重的心理包袱,冲这个你也要振作起来。你要是相信王姐,就来我公司上班!”
王树燕的苦口婆心没白费,刘某不仅去厂里报到上了班,而且表现良好加了薪水,心情也平稳了很多,全家人的生活又重新走上了正轨。
十年间,王树燕先后接纳社区矫正人员40余名,在她看来,给矫正人员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走上正道,就是她最大的心愿。
而她的金属制品厂,对于矫正人员来说就像一个踏板、一个过渡,让他们再次走入社会之前,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不至于因为受歧视而背上思想的枷锁。
“我和来公司上班的矫正对象有个约定,来我这最好干满半年,半年后只要找到比这赚钱多、有前途的工作,我随时‘放人’。”如今,大部分的矫正人员在王大姐厂里踏踏实实干上一段时间后,都另谋工作或自主创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无一人重新犯罪。
2006年8月,北辰区司法局等相关部门正式命名王树燕的工厂为安置矫正基地。
每当有人对王树燕的行为不理解,问她:“你安排这些人,就没有顾虑吗?”王大姐总是会说:“你有一份爱心,他有一份爱心,大家都有一份爱心,给困难的人以帮助,整个社会不就都和谐了嘛!”
就是这个不会讲什么大道理的农家大姐,在她的“爱心中转站”用最朴实无华、平常实际的行动给更多需要的人带去了温暖。
·广东累计社区矫正人员3.5万重新犯罪率控制仅千分之一
·海南:创新社会管理 规范社区矫正
·海南省首个社区矫正宣告室正式启用
·安徽把信息化应用与社区矫正规范执法紧密结合
·广东:在册社区矫正人员超2万
·司法行政机关全力做好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工作
·司法行政机关全力做好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工作
·湖南出台规章制度13项社区矫正人员连3年无重新犯罪
·贵州务川社区矫正实行派驻检察官制度
·我国社区矫正累计接收105.4万人重新犯罪率0.2%
·湖南沅陵法院社区矫正:用心架一座温暖心灵的桥
·湖南省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率连续三年保持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