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公安局依托警防、民防、技防“三张网”建设平台
构建“陆海空”立体防控体系
伴随着开发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事业也在蓬勃快速发展。滨海新区公安局自成立以来,按照党委、政府关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部署要求,结合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治安形势变化,依托全市警防、民防、技防“三张网”建设平台,积极探索构建“陆海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平安建设的同时,为滨海新区打好开发开放攻坚战,实现“十大战役”和“十项改革”重大战略目标,以及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了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积极应对——
规划构建“陆海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滨海新区加快发展的形势要求
滨海新区坐落于渤海湾西部,由3个行政区和9个功能区组成,管辖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53公里,海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地域大、空域广、海岸长的地理特点,使滨海新区成为环渤海地区的“陆海空”交通枢纽。
随着新区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资金流、物资流、科技流和人流高度集中,社会开放性、流动性进一步增强,维护治安稳定的难度日益加大。同时,诸多投资上百亿的大型工程项目沿海而建,海边和海域治安防控的任务日益繁重;大批石化企业聚集,给公共安全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此外,随着滨海新区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提升,反恐处突形势愈发复杂,对快速应对和有效处置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滨海新区公安局主动适应,积极应对,深入了解和研究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强治安管理的有效措施,梳理出了一条适应新区社会治安公共安全实际需求的新路子:通过对原有社会治安防控资源的甄选整合,依托全市社会治安“三张网”成熟经验,建立起统一指挥、集群联动、反应迅速、防控严密,容陆、海、空于一体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有效实现对辖区社会治安管理的全域覆盖。
依托平台——
警防、民防、技防“三张网”是构建立体化防控体系的重要基础
警防、民防、技防“三张网”建设,在天津可谓家喻户晓。这“三张网”是天津市公安局贯彻落实打防并举,以防为主方针,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控制所作出的重大部署。在“三张网”建设中,警防网突出以公安机关专门工作为主线,实行多警种联巡联勤和巡区制、网格化规范管理,采取步巡车巡、着装便装、局部整体相结合,最大限度把警力摆放在街面,挤压犯罪空间,遏制案件发生。民防网强调以发动和引导公众参与为辅助,在传统群防群治的基础上,建立和扩大专职保安、辅警、信息员等民防力量,将社会治安防控的触角延伸到各个层面,扩大信息渠道,辅助支持公安工作。技防网坚持以高科技手段为依托,包括卫星定位、自动报警、机动车牌比对报警等,这些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化技术投入,为公安实战提供了支撑。如今,“三张网”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已经成为天津社会治安防控建设的重要基础。依靠这一基础,滨海新区公安局结合区位地理特点,探索建立符合实际的治安防控体系,让“三张网”这棵“大树”更加枝繁叶茂。
特色鲜明——
立体化防控体系是创新社会管理的行业品牌
平安是百姓之福,也是民心所向。在滨海新区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新区公安局依托“三张网”的良好基础和成功经验,推动警务战略转移和升级,在陆、海、空3个领域做足文章,利用2年多时间,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着力打造具有滨海特色的公共安全行业品牌。
密织“三张网”,抓实筑牢陆防网络。坚持“警情主导警务”,在110接警服务平台指挥调度下,采取专职巡警、社区民警和武警等多警种联勤联动,网格布警结合机动巡控,研判警情结合警力拉动,预案建设结合实战演练,使巡、查、控形成网络并覆盖全域,真正实现警情动态控制。
在这里,要提到一个响亮的名字,那就是“滨海特警突击队”,这支平均年龄25岁的特战队伍,拥有搏击、排爆、狙击多名专业能手,是滨海新区公安局特别成立的警营精锐力量,他们刻苦训练和备战,时刻准备为维护滨海新区社会稳定发挥应有作用。坚持“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注重发展专职保安、职业辅警、义务巡逻队、平安志愿者等民防队伍,目前新区民防力量已达3万余人。
随着 “邻里守望”、“店店联防”、“村际联控”等形式多样的群防措施的实施,新区基层治保组织逐步做强壮大,迸发出无限能量。坚持“技防也出战斗力”,通过统筹整合技防资源,实现了110接处警、视频监控、视频指挥等应用系统与天津市公安局和新区各公安分局以及边防、消防等10余个单位联通,建成具有指挥调度、综合研判、实时传输等多功能的应急指挥平台。此外,大力建设视频监控系统,2010年至目前,争取财政资金近2亿元,完成了全区3600余个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在全区188所中小学和幼儿园、重点道路、要害部位以及公共场所安装了视频监控探头。按照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应急指挥体系的目标,超前谋划,图像综合应用平台、依托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可视指挥调度系统,以及3G无线传输应用等一批高科技重点项目,已经被纳入新区公安机关整体建设规划。一张覆盖滨海全域,动静结合,全时联动,资源共享的防控“天网”已经全面铺开。
边海防齐抓共管,带动延伸海防建设。结合滨海新区沿海发展特点,注重发挥边防部队在海岸和海上治安防控的主力军作用。针对日趋复杂的海上治安形势,贯彻落实“练战结合、主动防御”方针,以创建“平安海区”为目标,合理调整海上勤务模式,增加日巡逻密度,及时排查调处各类海上治安纠纷,重点整治治安秩序,实现对辖区海域全天候管控。2年多来,滨海新区边海防部门累计出动巡控警力5000余人次,检查车辆2万余辆,船只2600余艘,成功破获了多起贩毒、海上抢劫等重大案件。做好这些工作,硬件建设是关键,在配置大吨位巡逻舰艇的基础上,配合沿海边防派出所建设,启动沿海大型警用码头和滨海新区中心渔港、中新生态城、南港工业区等6个小型海警码头建设,增配现代化警用舰船,进一步提高海上执法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立足长远规划,着力建设空防体系。空防是针对滨海新区地域大、空域广特点,发挥直升机快速便捷的优势,通过空中地面协同协作,实施空中巡查。目前,公安部、天津市公安局和滨海新区已经批准新区公安局成立警务航空管理机构,区财政专门划拨资金购置警用直升机。2011年12月13日,新区公安局与中航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署直升机购销合同。在直升机交付使用前,双方约定由中直公司先期提供一架直升机和驾驶人员负责新区空域巡逻,对新区公安局直升机驾驶员和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正在加紧进行,与直升机匹配的停机坪、机库、地面指挥系统等附属设施也都在逐一落实。可以说,一切准备就绪。不久,滨海新区的上空就将增添一支防控新力量。
发挥优势——
党委政府重视支持为体系构建提供了坚实保障
“陆海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规划和建设,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离不开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离不开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和思路,更离不开全体民警的无私奉献和拼搏。天津市市委副书记、滨海新区区委书记何立峰,区委副书记、区长宗国英等市、区领导多次深入新区公安局和基层单位调研工作、慰问民警。特别是在“陆海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中,任务重、投入多、责任大,区委、区政府和相关部门不厌其烦,逐项听取汇报,例会研究,统筹安排,切实将社会治安工作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
政策倾斜。充分依赖“滨海新区先行先试、新区的事新区办”等优惠政策,将建设“陆海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组织领导、干部配备、人员编制等方面给予全力保障和支持。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组织,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对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的分步实施、力量投入、任务落实等逐项提出要求,明确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了在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下横向联通、纵向联动的良好局面。
资金投入。在新区党委、政府统筹安排下,各级财政部门将建设“陆海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作为一项硬任务,积极投入支持,仅配置应急指挥车、防弹装甲车等高端警务车辆和侦查、通信等高科技装备一项,投入资金就达2000余万元。为确保各项经费足额保障,随着新区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加,还将逐步提高保障额度。
资源共享。为有效突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的应急作用,区委、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科技、人才、物资等资源优势,配合“滨海新区应急联动中心”建设,设立应急、公安、消防、安监等部门联动指挥席,明确任务,规范流程,制定出台了滨海新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处置办法等一系列应急处置措施,形成了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和陆海空协同机制,相关部门定期组织合成演练,确保发挥好陆海空紧密衔接、协同协作的整体作用。自应急指挥中心成立以来,先后配合有关部门妥善处置了多起突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