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包案保稳定 单位联点促发展 干警联户解难题
湖南政法系统以“一包双联”接地气消怨气聚和气
领导干部包案保稳定;政法单位联点促发展;政法干警联户解难题。今年2月以来,湖南省政法系统围绕“联系群众动真情、警民关系更融洽,基层情况更熟悉、群众工作有提高,为民服务出实招、人民群众得实惠,化解矛盾下真功、和谐稳定见成效”的目标要求,精心组织开展了“一包双联”活动,深入基层和群众,接地气、消怨气、聚和气,在密切联系群众、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提高做群众工作本领、化解矛盾促和谐等方面下功夫,不仅深入推动了政法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也取得了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明显成效。
领导包案保稳定
“全省政法单位和干警要选择条件艰苦、社情复杂、矛盾集中地方的村、社区、困难企业、困难群众和重点建设项目作为联系点,走访群众听民声,服务基层促发展,排查矛盾解难题,调查研究转作风,切实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2012年2月29日,湖南政法部门“一包双联”作风建设主题活动正式启动,湖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孙建国出席并作了动员讲话。
此前,湖南省委政法委专门下发了《关于在全省政法部门开展深入基层“领导包案、单位联点、干警联户”活动的意见》,对参加范围和联系对象、内容方法、工作要求作了明确规定。各级政法机关均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逐级制定了工作方案。
启动仪式后,孙建国参与调解了一起山林使用权转让纠纷。
2011年7月,长沙县安沙镇梅塘村村民宋金国违反约定,建房多占地40平方米,侵占了袁楚停的山林使用权,遂成纠纷。在现场调解陷入僵局时,孙建国利用调解休息时间,强调“邻里和为贵,矛盾调为先”的重要性,一方面劝宋金国主动赔礼道歉,一方面劝袁楚停体谅对方人多地少的实际困难。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下,袁楚停心结终于解开,接受了宋金国的道歉,双方达成1400元的赔偿协议,两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要更加深入群众、贴近群众,建立政法干警和群众的直接联系,到矛盾多的地方去,多做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为做好工作赢得最广泛、最扎实的群众基础。”孙建国表示,要坚持把领导接访包案作为改进领导方式、破解信访难题、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举措,着力在案结事了、息诉罢访上见实效。
原湘潭锰矿职工杨某为了一处房子的窗户空隙问题,自1992年以来长期上访,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上访、告状专业户。“一包双联”活动开展后,湘潭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廖国锋主动接啃了这块“硬骨头”。廖国锋先是对该案进行了调查核实,同时多次接访,并登门慰问,从法、理、情等方面经与杨某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对其进行思想疏导,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经过多次坦诚布公的谈话,杨某终于从思想上转过弯来,表示不再上访。
“群众都是讲道理讲感情的,只要真正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主动走近群众,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少找客观理由,多想主观不足,尽心竭力帮助群众解决具体问题,没有什么事情不可以沟通,没有什么问题不可以化解。”在包案处理化解浏阳市上访老户彭常根的案件后,长沙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虢正贵深深地体会到,“一包双联”活动是当前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积案的有力举措,也是做好群众工作、服务人民群众的有效载体。
“领导干部包案,具有灵活调动资源的优势,不仅让我们看见了一些实在的问题,听到了群众的真心话,也有效解开了百姓的心中结,拉近了干部群众的心理距离。”多次上门、耐心劝解并成功化解一起多次到湖南省人大常委会等单位上访的陈年积案的长沙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常利民,对领导干部包案蕴涵的制度优势做出了高度评价。
据介绍,活动开展以来,湖南省各级政法机关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认真履行包案责任,以到省进京访交办案件为重点,主动接访、约访、下访、回访,加强协调督办,化解了一大批积案。截止5月底,湖南省有4690名政法领导参与接访包案,接访群众73391人次,包案7409件,化解5009件。
单位联点促发展
“感谢检察院帮助我们村修建了那么多的焚烧池,彻底改变了我们村垃圾乱堆放的现象,现在我们村变得漂亮了,邻里之间也不扯皮了!”攸县石羊塘镇贺家坪村的农民贺某告诉法制网记者,今年4月,攸县人民检察院反渎局在联点走访石羊塘贺家坪村时了解到该村环境整治存在问题。在取得院里领导的支持后,干警们购得水泥50余吨帮助该村修建了垃圾焚烧池,同时向村民宣传环境保护知识以及垃圾焚烧分类的方法。
“目前检察院已与攸县莲塘坳镇形成结对共建单位,确定了重点联系村为佳台村、贺家坪村、老虎岩村。”据检察长王友武介绍,攸县检察院先后分为四个小组,由院领导分别担任组长,带领院干警深入开展联点走访,深入推进城乡同治和结对共建工作。
为帮助基层理清发展思路、研究发展举措、提供发展机遇,湖南省政法委明确要求省、市政法部门以内设机构或支部为单位,县、乡以政法部门为单位,确定1-2个村或社区作为联系点,送思路、送点子、送项目、送技术、送资金,帮助基层开展矛盾排查、积案化解、脱贫解困、社会管理、科学发展等工作。同时,注重收集意见建议,结合部门职能特点,出台服务基层和群众的便民利民举措。
“联点过程中,我们要求各单位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创岗位奉献先锋、创群众满意窗口、创优质服务品牌。”据湘潭市政法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更多了解民情、听取民意,帮助群众解决难题,湘潭市政法委要求政法干警坚持“四问”、“五摸”,即:问一问基层群众有何困难、政务公开有何意见、惠民政策是否落实、干部作风是否满意;摸清经济发展环境、社会管理措施、群众利益诉求、基层组织建设、综治维稳问题等五方面情况。
记者了解到,湖南省委政法委带头示范,机关各部室组党支部与6个贫困村和企业建立了联系制度,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基层,与基层支部共商发展、共解难题、共促和谐。截至5月,湖南全省6020个政法单位联点6708个村、3044个社区、1695家困难企业、2414个重点建设项目,共投入帮扶资金2800余万元。
干警联户解难题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常德市石门县新铺乡新堰口村张某与龚某家为房屋界址争执多年,当地村委会多次调解无效。石门县检察院干警杨文化下村得知此情况后,先后10多次上门做两人的思想工作,两家最终被杨文化的诚心和公正打动。最终,杨文化与村干部一道拿来皮尺划明界址,使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8月23日,长沙县检察院检察长石华、副检察长吴力争带队,在北山镇福安村村部举行了助学捐赠仪式,为周金华等6名贫困学子捐赠了助学金12000元,并到163医院为患脑溢血的北山镇新云村村民刘文送上了爱心善款22250元。记者了解到,此前石华已与长沙县一中学生宋佳英,吴力争与安沙镇时中小学学生冯子颖,监所科章辉科长与湖南医科大学学生郑江分别结成了帮扶对子,共为他们捐助学费8000元。
“长沙市要求政法干警坚持以实干为本,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学习的态度下基层,安心、真心、用心地帮扶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直通车和创先争优、社会管理创新的结合。”长沙市政法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将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长沙市要求联户干警认真解决“五小”(小纠纷、小矛盾、小问题、小困难、小案件)、当好“五员”(服务群众的联络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解决问题的协调员、社会管理创新的指导员、社情民意的调研员)。为此,长沙市专门为联户干警制作发放了“一包双联”活动党员联户联系卡,该卡片上标注有政法干警的个人职务、联系电话等信息,随时保持与群众沟通联系。
常德汉寿、鼎城、桃源等区县以及常德市巡特警支队、劳教所、公安局等单位在走访中除发给群众联系卡外,还统一填写了《入户信息采集表》。石门政法委为保障下基层调研活动开展,为政法干警每人配发了四件套:一本民情日记、一把雨伞、一双胶鞋,一把手电。
“省、市、县政法部门领导干部每年下基层分别不少于45天、60天、90天;实行结对帮扶,每名干警至少联系一户群众,公开联系方式,定期走访,听取意见建议,为群众多办实事、快办急事、巧办难事。”记者了解到,湖南省委政法委机关由委领导带头,全体干部参加,在城市和农村联系帮扶了30户困难家庭,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已拨付、捐助经费8万余元。截止五月,湖南全省11万政法干警联系困难农民72781户、城镇居民55055户,走访群众885265人、案件当事人30481人。
“广大政法干警通过进家入户,访民情、察民苦、解民忧,密切了与群众的联系,增进了对群众的感情,锤炼了党性、震撼了心灵、升华了思想,对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和内涵有了真切感受和实践认同,增强了坚守‘忠诚’政治本色、践行‘为民’宗旨理念、坚定‘公正’价值追求,秉持‘廉洁’职业操守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孙建国表示,湖南省政法各单位在活动中,紧密结合执法办案实际,在立足本职、发挥职能、履行职责上扎实工作、创造业绩,不仅进一步端正了执法理念、改进了执法作风,提升了执法能力,提高了执法绩效,而且初步实现了“两降两提高”,即涉法涉诉信访总量下降,执法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进一步提高;干警违法违纪问题下降,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的满意率进一步提高的既定目标。今年上半年的民调显示,湖南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的满意度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15 个百分点。(记者 阮占江 通讯员 刘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