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据统计,2011年,山东省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5.9万余件,成功率达96%,为广大群众保障权益价值77.5亿余元。
“经过多年努力,山东不断发展壮大各类调解组织和队伍,创新调解机制,提高调解效能,通过解决各类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实现了整合化解矛盾资源、畅通诉求表达渠道、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作目标,有力地助推了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山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才利民说。
风险评估让决策放心
威海紧邻韩国等周边国家水域,每年获得涉韩入渔指标占山东省的70%左右,拥有各类渔船15000余艘。今年的伏季休渔季节结束后,大量刺网渔船出海作业,稍有不慎,就有越界进入别国海域的风险。对此,早在今年年初,当地就组织了海洋渔业、公安边防、海警部门,以及相关乡镇村居,对有可能发生的各类问题进行了分析研判,并及时出台了《关于加强渔船管理保障渔业安全生产的实施意见》,同时把相关分析研判报告和处置方式及时报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
威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茂德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今年年初开始,我市就全面建立社会管理研判长效机制,就是将所有可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和老百姓密切关注的民生问题进行统一归类收集,然后整合多部门、多系统的力量及时分析研判,提出相对应的处置对策,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招,超前防范化解各类不稳定问题。”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济南、青岛、济宁、潍坊、临沂等地先后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青岛还要求各级公、检、法、司等司法执法机关将执法办案稳定风险评估防范机制贯穿到每一起执法案件,以减少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
“风险评估制度的建立,把中政委‘定分止争、案结事了’的要求落到了实处,科学、务实、管用,很有推广价值。”山东省委政法委副书记孟富强说,“全省通过总结经验,要求省、市、县各级政法机关普遍健全和落实这一制度,有效预防了大量不稳定因素发生,有力地保障了重要决策和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山东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张建华在济宁调研时要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涉及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必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探索建立党政主导、综治牵头、部门参与的风险评估大格局,靠前工作、超前防范、落实到位。对于诸多影响社会稳定的信息资料,要主动排查和评估,靠前预防与处置;对那些有可能出现大面积不稳定因素的重大社会管理问题,要主动研判、寻找对策,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措施,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风险,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让决策者放心。
数据显示,2011年,山东省共对8338项重大决策和重要项目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经评估暂缓实施的有427项,不准实施的有84项。
多种调处让群众舒心
烟台莱州市民陈秋生拄着拐杖,双手捧上的是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为民解忧功在千秋”八个大字。
去年年底,他被当地一辆小面包车撞伤,造成股骨骨折,事故发生后,民警指引他的家人就赔偿问题到莱州市专业调解中心的交通事故纠纷调委会进行调解,经过一来二去的细致调解,最终双方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事故一方也顺利履行了赔偿责任;然而,躺在医院四个多月,伤口一直没有愈合,陈秋生和家人认为医院难逃其责,于是,他们又找到了专业调解中心的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寻求援助……近日,这起医患纠纷得到顺利调解,双方均感满意。
烟台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炳国告诉记者,专业调解中心涵盖交通事故纠纷调委会、医患纠纷调委会、劳资纠纷调委会,以前这些专业性调委会分布在不同的职能部门,一方面平添了老百姓的不信任度,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老百姓上门求援的难度,现在集中在一起,通过设立调解专家库,规范调解程序,给老百姓打造一条一站式调解渠道。
自2011年1月1日人民调解法实施以来,山东省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截至目前,全省已建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440个,拥有专职人民调解员3000余人,2011年以来共调解了医疗、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等热点、难点纠纷8.5万余起,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工作“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目前,山东省全面推行“重点、集中和日常排查相结合”的矛盾信息排查制度,坚持村居每周、乡镇每半个月、县(市、区)每月、地市每季度进行一次矛盾纠纷大排查制度。针对特定时期、特定区域和特定人群进行集中排查、重点排查、逐一筛查,及时发现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潜在因素。“对于排查出来的各类矛盾,我们坚持综合运用各种调处方法和调解渠道,要求综合运用法律、政策和行政等手段,以及教育、协商、听证、调解和仲裁等方法,增强调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求让广大老百姓‘舒心’。”山东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王凯祥说。
完善体系让维稳称心
济宁市任城区李营街道有个“李木根调解室”。李木根是李营司法所所长,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工作在人民调解员的岗位上。专业素养、个人威望和人格魅力是他最大的优势,当地许多百姓遇到矛盾纠纷,都选择在第一时间到调解室找李木根。
在山东省,像李木根这样的基层调解员有340余万人,他们分属于各乡镇社会管理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和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近几年来,山东省全面建立起了完善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健全完善党政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大调解格局,形成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衔接联动的多元化调解新机制。
在具体落实中,山东省综治办组织各级各有关部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的专题调研,进一步摸清矛盾纠纷现状、产生原因和变化趋势,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提供依据,市、县、乡三级综治办则认真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指导,严格工作考核奖惩和,确保该项工作落到实处。该省还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登记造册,建立台账,根据矛盾化解情况做到实入实销;同时各级综治部门全面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报送制度,及时向党委、政府报告并提出工作建议。
“省委、省政府始终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作为关注民生、保障民生和服务民生的重要措施,与其他各项,稳定措施同部署、同要求、同检查。”才利民说,“山东‘大调解’格局的全面形成,为‘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形成强大的助推力。”(记者 余东明 通讯员 王连竟)
·山东莱阳“护蕊”行动 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山东济南:政协委员建言提升社会管理合力
·山东曹县法院司法确认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
·山东东营中院构建系统化审判管理格局
·山东潍坊:启航驿站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山东潍坊诉调对接化解矛盾有声有色
·山东潍坊诉调对接化解矛盾有声有色
·山东:超前做好各项工作营造稳定和谐环境
·山东海警二支队力保辖区安全稳定
·山东检察机关援藏援疆工作座谈会在济南召开
·山东开展网上投票评选十佳民警
·山东35万余人次警力保双节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