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怒江州委、州人民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统筹发展民生事业,紧密结合怒江实际,积极探索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社会管理创新之路,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根本性、源头性问题,着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突出工作重点,大力加强社会建设,创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管理,有力地促进和维护了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归纳起来,集中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社会管理创新,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把民生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怒江州委、州政府积极推进实施边疆解“五难”工程,千方百计解决农村群众读书难、看病难、看电影难、看电视难、学科技难问题。小学入学率、初中毛入学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提高4.39、18.39和 17.97个百分点,文盲率控制在5%以下。积极开展“新农合”统筹试点, 参合率达97.17%。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9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9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城镇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 新型农村和城镇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全面推开,参加各种社会保险的人数达40.73万人。整合各类扶贫资金,扎实开展山区综合开发,切实做好扶贫攻坚大会战各项工作。解决了9.8万人的温饱问题,完成整村推进920个、易地扶贫1.04万人、安居房建设12858户。发放各种惠农补贴资金3亿多元。转移农村劳动力11.3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6.18亿元。全州乡(镇)通油路率达96.5 %,行政村通公路率达92.6%。全州行政村、自然村通电率分别达98.8%和89%。通信网络基本覆盖全州乡(镇),90%的行政村、85%的自然村通电话。全面启动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工作,认真实施帮扶工程,探索出了整体扶持特少民族发展的“怒江模式”。
二是坚持预防在先,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着力点。怒江州委、州政府不断强化工作措施,落实维稳责任,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全州各级各部门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系列部署要求,不断加强对综治维稳工作的领导,把综治维稳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源头预防,控制矛盾增量,制定出台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和预警工作机制。有关部门就收费、土地开发等项目以听证会、征求意见等方式进行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社会矛盾的产生,促进了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强化排查化解,减少矛盾存量,不断健全完善“三调联动”机制,建立健全了4县和各乡镇社会矛盾调处中心,依托政法综治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组建了反应快捷、灵活方便的“流动调解庭”,在法院、检察院、基层派出所和相关成员单位设立了87个“调解室”或“工作窗口”,形成了全州条块结合、贯通上下的 “三调联动”组织架构和工作网络。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全州各级政法部门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了以 “送服务、采信息、解民难、聚民心”为主题的“公安民警进万家”、“法制宣传教育进教堂”、“爱民固边战略进教堂”、“红歌进教堂”等一系列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的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党和政府的感召力,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是坚持服务为先,把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着重点。加强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把就业、租房、就学、就医、考证等居民待遇和基本公共服务整合到居住证中,初步实现全州旅馆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安装覆盖率,住宿人员信息采集率,人口、房屋、地址和单位场所采集合格率,刑事(行政)案件涉案人员信息录入合格率和网吧实名上网人员信息采集率达100%。抓好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区矫正工作稳步推进,进一步健全社区矫正衔接、档案管理和奖惩考核等管理制度,并将契约化管理模式引入社区矫正工作,全州29个乡镇司法所都与村、社、矫正对象家属等分别签订委托监管协议。完善台账管理,对每名矫正对象实行一人一档。全面规范开展对拟实行社区矫正人员的审前社会调查工作,逐步形成具有怒江特色的审前社会调查新模式,切实提高法院采信率。
四是坚持安全率先,把推进平安怒江建设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点。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效整合乡镇、村(居)委会综治维稳力量,重点加强治保会、调委会的组织建设。三级调解网络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全州现有调解委员会300多个,人民调解员3000多人。全州共建立乡村“110”报警服务点37个,街面警务亭11个;建立了170 个警务室。全州共建设完成1个州级城市视频监控平台、4个县级分控平台,8个乡镇监控平台,259个监控点,实现了对全州4个县城和8个乡镇的监控覆盖,实现了远程联网报警的监控。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针对刑事犯罪高发态势,深入开展“打黑除恶”、“清网行动”、打击“两抢一盗”、涉枪涉毒犯罪等专项整治行动。针对对敌斗争复杂的严峻态势,严密防范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渗透破坏活动,全力开展藏区维稳工作,认真落实重点寺庙、重点人侦察控制措施,确保了藏区稳定、宗教和顺。
探索社会管理创新的四条经验
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在社会管理创新领域积累了四条宝贵经验。
一是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
我州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这些既给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带来了巨大活力,也使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流动人口增多,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大量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在新形势、新特点面前,我们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现阶段社会建设的客观规律,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路和方法,提高社会管理的效能和水平,并且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有力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能够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序的生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委、政府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全局工作的视角,深入研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条件下如何更好地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统筹抓好经济发展这一硬道理与和谐稳定这一硬任务,切实把深入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提高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科学化水平。
·重庆日报:创新社会管理路径之我见
·广东省赋予南沙新区省一级社会管理权限
·河北邢台推行“四个覆盖”强化农村社会管理
·四川宜宾筠连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基层群众
·湖南长沙城乡生态同治推进社会管理
·鞍山铁东区创新社会管理改善民生
·鞍山铁东区创新社会管理改善民生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应该为先
·山东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召开
·辽宁抚顺:“户联网”构建县乡村片户五级农村社会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