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两新组织

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困境及出路

2012-10-12 16:25:5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网 

    三、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教育,着力解决认识不足问题

    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的迫切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是规范和引导新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政治保证。新社会组织尤其是群众自发性的社会组织,直接根植群众,密切联系群众,能及时传递党的声音,反映群众的心愿。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密切党和人民血肉联系具有重大意义。要采取有力措施,强化新社会组织负责人、骨干人员的教育,组织部门、民政部门、乡镇、街道社区、各活动场所管理单位可以组成联合培训组,以业务培训会、座谈会、观摩学习、外出考察等方式开展培训。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纠正他们在思想上存在的“四种”认识偏差:无所谓心理,即干不干都行;畏难情绪,即不知道如何开展党建工作,担心干不好,更担心开展党建工作耗费精力,影响正常业务;嫌麻烦心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不抓就不抓,能少抓就少抓;凑数心理,开展党建工作就是形式主义,壮大组织、发展党员、开展活动不过是走过场、搞应付。只有思想上认识到位,才能在行动上主动积极,从而为抓实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奠定基础。

    (二)成果转化,着力解决重视不够问题

    一些新社会组织负责人之所以会认为抓党建工作“没意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不到抓党建工作的成效。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片面追求当前利益,忽略长远利益和社会效益,没有看到党建工作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化解矛盾等方面的作用。在抓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过程中,重点应在强载体、抓结合、重灵活、求实效四个方面下功夫。要结合新社会组织的特点,不断丰富党建工作内容,找准工作载体,把党建工作与新社会组织工作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不同行业、不同新社会组织的实际情况,完善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机制,制定体现党员先进性的标准和要求,使党员发挥作用有标准,履行义务有要求,从而保证党员优秀模范形象真真切切体现,先锋带头作用真真实实发挥。在开展一系列党建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新社会组织党员年龄结构、文体结构差异大,组织活动集中难的特点,要本着灵活有效的原则,杜绝贪大求全,杜绝形式主义和走过场、搞应付的错误思想,做到抓一件工作、出一件精品,抓一样活动、出一样特色,真正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要让党员和群众看到真真实实的效果,让他们开展工作不后悔,总结回顾还想干,一贯保持工作激情,不断推陈出新。在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党建工作一定要杜绝“材料堆成山、会议两头黑、上面讲得累、下面听着睡”的情况,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党员喜欢接受的方式来开展,不要把会议多少、材料厚薄、读书笔记心得体会份数作为工作评判标准,来衡量工作开展成效,效果要让大家说了算,只有这样,大家才会觉得开展党建工作“有意思”,也才会重视。

    (三)建章立制,着力解决管理不善问题

    针对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不全面的实际,要大力加强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组建工作。对于党员人数在3人以上的,可以采取“自建”的方式建立党支部,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可以采取“联建”的方式与其它组织共同建立党支部。在组建党组织的过程中,组织部门、乡镇党委要做好“帮建”工作,加强业务指导,按照程序依法开展。在党组织的管理体系上,可采取“谁审批谁负责、挂靠谁谁负责”的方式,使新建的新社会组织隶属于乡镇党委、隶属于社区或村总支、隶属于业务主管单位或民政部门的做法来强化管理,也可以单独成立新社会组织党委,专门负责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领导和管理工作。在内部管理上,要以制度为抓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组织,如果没有系列管理制度,都会是一盘散沙,凝聚力和执行力都会大打折扣。因此,要不断健全完善新社会组织的管理制度,要以协会或社团《章程》为总领,完善纪律制度、财务制度等。在党建工作方面,要建立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党员评议、学习等制度,针对党员流动性多的组织,还要建立党员联系制度、关爱制度和帮扶制度,还要清理登记好党员信息,对组织关系进行正常接转。在抓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班子建设中,既要配强支部班子,也要选好党建业务人员。同时,对协会负责人组织领导能力弱的,有关组织要介入,引导会员以选举、协商等方式更换负责人。

    (四)注重培养,着力解决发展不力问题

    针对新社会组织党员队伍不够壮大的实际,要加大培养力度,要把新社会组织中的负责人、致富能手、技术标兵等培养成为党员。重点强化他们党的知识的培训,增强他们对党的发展历程、党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增进他们对党的感情,从而坚定地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培养方式上,确定培养对象后,可采取党组织负责人结对培养、职能部门重点培养和送出去培养的方式开展。即要大规模地发展党员,也要做到坚持标准、保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

    (五)落实经费,着力解决保障不实问题

    由于新社会组织的特殊性,工作经费自然是一个很头痛的问题。在经费的来源上,可以考虑列入财政预算,保证必要党建经费支出。也可以考虑由业务主管部门划拨或会员自筹等方式来解决。特别要强调的一定要有经费才能开展工作,而且要把有限的经费用于党员的培养、教育、党务工作的宣传等方面,促进工作的落实。

    (作者:罗仁彪 巧家县委党建办主任)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湖南:2693个基层社会组织积极创先争优
·广州社会组织有望获社区活动经费资助
·青岛加快社会组织建设
·为何要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李立国出席全国社会组织和城市街道社区创先争优活动总结视频会议并讲话
·引社会力量促和谐 大连市备案社会组织达七千余个

·引社会力量促和谐 大连市备案社会组织达七千余个
·民政部试点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 目前已登40多个
·枢纽型:社会组织服务管理的“北京模式”
·宁波: 登记备案社区社会组织达9000个
·如何促进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