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博客

苏建召:情牵北戴河

2012-10-12 14:40:3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蓝天、绿树、碧海、金沙……

    曾几何时,少年心中就有一个北戴河的美丽图景。

    当我这个来自中原的汉子欢呼雀跃地跳入渤海湾中,尽情畅游时,心里涌出难以言表的激动:为了亲近魂牵梦萦的北戴河,居然用了近四十年的时间!

    一切都缘于毛泽东主席那首《浪淘沙·北戴河》词:“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少年时虽然不知毛泽东主席写这首词的背景和心境,但我能够领略到词人的大气与豪迈。给一代伟人带来如此灵感的北戴河,想必别有一番神韵。

    于是,便有了一定要去北戴河这个避暑胜地看一看的冲动。

    年复一年,这只是一个梦。

    而今,北京香山集训结束后,一大早我便急切登上了开往北戴河的大巴。人在路上,心已飞翔。

    初秋雨后,蓝天白云下,秦皇岛的天气依然炎热,虽没了桑拿天的闷热,却也感受不到想象中的凉爽。

    原来北戴河只是秦皇岛的一个区。并非有一条河流叫北戴河,而是有一条河叫戴河。河之南谓南戴河,河之北谓北戴河。

    从字面猜想,秦皇岛市应该和秦始皇有关。导游的介绍果然印证了这一点: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第五次东巡,在北戴河构筑行宫,驻跸留连,是因为海上仙人和长生不老神药的诱惑,还是北戴河绚丽风光的动人,无从揣测。

    最先来到的是秦皇求仙入海处。只见八面威武的秦始皇站在高台之上,面向大海挥手,似有所思。传神的雕塑,配上著名的《碣石门辞》,让人感受到这位完成统一大业的始皇帝是藉足迹所至以安天下,实现着他“诛戮无道”、“往并诸侯”、“黎庶无徭”、“事各有序”的政治抱负。目睹波涛汹涌的大海,也许这位关西汉子有了天下永恒的畅想。

    转眼进入海岸金沙滩。这里有形态各异的沙雕,中外人物、动物、建筑,或形象逼真,或夸张搞笑。

    最让我赞叹的是这海沙,与我们中原内陆粗砾的河沙大不相同。它极细腻、柔软,赤脚踏上去松软爽滑。沙粒细微到一遇大风仿佛要被吹飞似的。我想这大约是海水经年累月反复侵蚀洗刷的缘故。我没到过大漠,但感觉它与大漠中随风而动的沙子极为相像,不由得为大自然沧海桑田的诡异力量而叹服。

    与沙滩相连的是海滨浴场。置身海滨浴场,我这个自恃在内地练就水上功夫的汉子,终于可以一展双臂了,美中不足的是渤海湾的海水已失去湛蓝,变成了浑黄。

    接下来闯入视野的是一尊跃马挥鞭的塑像,不由让人遥想当年曹操的英姿。公元207年,势倾天下的曹操北定乌桓而亲临碣石,这位备受后人争议的魏武帝写出了《观沧海》,第一个用诗人的审美目光看北戴河:“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北戴河的美首次进入了文学领域。《观沧海》也成为为数不多的中国咏海诗的绝唱。这一场景被毛泽东化为“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词句。

    夜里,躺在渔家整洁的宾馆里,沐着阵阵袭来带着海水咸味的海风,好不惬意。

    由于与国家重大会议冲突,未能目睹联峰山别墅群和毛泽东入海畅游地的风采。但我依然觉得不虚此行。

    北戴河是美的,但大美之下也有隐忧。水污染在警示吾辈:人类从远古蛮荒走向现代文明,有进步,也有破坏。在向自然索取的时候,当克制贪婪,有序发展。

    孕育了北戴河的秦皇岛是独特的。它是中国唯一一个用帝王名字命名的城市,承载了华夏民族厚重的精神寄托和文化符号。面对不再平静的万里海疆,一代伟人毛泽东和千古英雄秦始皇等人身上那种豪情与霸气,似乎更值得国人学习和玩味。

    (作者单位:河南省确山县检察院)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