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秀山县公安局官庄派出所民警廖昌进接受在线访谈
18年扎根基层,他做的好事说不完
从警18年来,他一直扎根基层,常年在辖区的村村寨寨走访,调处纠纷、组织巡防、抓逃、破案。他主动把自家的堂屋捐出来做社区警务室,自警务室成立以来从未发生一起刑案,纠纷调解成功率达100%;他发动辖区群众组建民兵应急分队开展群防群治……他被当地群众誉为“农民主心骨”、“山寨保护神”,他就是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公安局官庄派出所社区(驻村)民警廖昌进。
10月10日,廖昌进和官庄派出所民警马维兵,以及辖区群众吕义生做客新华网,接受在线视频采访并与网友互动交流。
把自家堂屋捐出来做警务室,拒绝房租补贴
主持人:廖警官,关于您和您的家庭式警务室在当地已经深入人心,当初为什么想要把警务室建在自己家里呢?
廖昌进:那还是2007年快过春节的时候,县公安局领导来调研发现,望高、新庄、雅都3个村29个组有近万人口,那时候农村偷耕牛,家族间纠纷打架的事情时有发生,局领导决定在这三村建立一个警务室,然后就让我们官庄派出所的民警去当地协调用房,但问了很多人家,都没有人愿意出租房屋。
主持人:后来你就提出把警务室建在自己家里了,家人都同意吗?
廖昌进:家里人都支持我。
主持人:你将自己家的堂屋用来建警务室,县局领导要补贴你房租,你为什么拒绝了呢?
廖昌进:建警务室是对大家都有利的事情,这是好事。再说我是一个警察,一个党员,这是我的分内事。
主持人:廖警官,请您介绍一下这个警务室的特点和发挥的作用。
廖昌进:警务室主要是为群众提供办身份证,上户等咨询服务,收发证件、调解纠纷、入户宣传、组织村民开展巡逻等工作。
他古道热肠,为辖区群众做的好事说不完
主持人:吕大爷您好,您和廖警官认识多年了,请您和我们聊聊他的故事。
吕义生:我和廖警官是同村的邻居,我们那里谁都认识他、尊敬他,甚至连三岁小娃儿都听他的话。我们大家都叫他“廖伯”。
主持人:您给我们讲讲他做了哪些事情,能够让当地群众对他如此尊敬?
吕义生:他做的好事,太多太多了,不是一两天就能说得完的。他把警务室设在自己家里。以前办身份证、上户口都要去派出所,现在可以把材料放在警务室,让廖伯带到派出所,办好之后他再给我们送上门来,方便多了。
廖伯这个人心好,古道热肠的。我们村里有个白血病人廖忠举,才20岁,家里很穷。廖伯晓得这个情况后,马上就去看他,并发动村民为他捐钱,最后为廖忠举捐了6000多元。但是这点钱对于这个病来说,还是太少了。廖伯就骑着摩托车走几十里山路四处请医生为廖忠举治病。几年来,只要廖忠举发病了,廖伯都亲自送他到医院,并鼓励他勇敢活下去。
几年前,望高村有个叫田井瑶的老人,老伴很早就去世了。其身患重病后左邻右舍怕传染,都不敢接近。廖伯了解到情况后,走进了田井瑶的家。廖伯对他说:“你就把我当成你的儿子吧。”他每次去都给老人带水果、营养品,还不时塞给老人零花钱。老人拉着廖伯的手感激地说:“你的恩情我只有来世再报答了。”
廖伯对我们的好,我们都记在心里。他有痛风病,我们不懂医术,只能拿点鸡蛋、提点猪肉去看看他。村里人四处打听治疗痛风的药方和偏方,抄给他,上山采草药给他敷。甚至在外地打工的年轻人听说后,还寄药给他。
多年的付出,是尽一名人民警察的责任
主持人:马警官,你是廖警官的同事,在你心中,廖警官是怎样的人?
马维兵:我是刚参加公安工作还不到一年的新警,廖伯不光在工作上全心全意传、帮、带,生活上也一直对我们关怀备至,他就是我心中的一个标杆,他的职业精神和操守,特别是善良、热心帮助别人的品质,也是我们年轻警察应该传承的。
今年大年初四的时候,突然接到电话说廖伯病重住院了,让我回所里值班。我当天就赶回了秀山,看到躺在病床上的廖伯,身体非常虚弱,脸肿得很厉害,已经不能下床走路了,廖伯看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小马,对不起,让你没有过好年。”我的泪水一下子就流出来了。
主持人:我想问问廖警官,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和激励您18年如一日的付出?
廖昌进:实际上就是一种信念,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人民警察,就得时时刻刻把群众放在心里,为他们排忧解难,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尽一名人民警察的责任,而且能够用我自己有生之年的力量最大可能地为乡亲们做一些小事,让我觉得很快乐。(记者 杨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