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警方正式颁布实施 《深圳市公安局社区警务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根据《规范》要求,各属地分局将对辖区责任区进行重新规划,每个社区警务室必须确保有1名以上的专职社区民警,其重心要更侧重于社区警务工作,全市社区民警数量预计增长50%。
深圳市公安局治安分局副局长种焰介绍,该《规范》是结合深圳社区警务工作现状起草修订的,也是深圳市公安局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深圳目前有逾千个社区警务室,过去,在警力不足的情况下,宝安、龙岗等原特区外地区的警务室警长都是兼职,长时间将精力放在办案、巡逻上,社区警务工作无法同时兼顾。而《规范》要求每个社区警务室必须确保有1名以上的专职社区民警,由具备10年以上警龄、有丰富公安工作经验的民警担任,对社区民警工作内容也有了更为明确的规范,侧重于社区警务,《规范》的实施改变了过去社区警长身兼多职的状况。
相比之前的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规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警力配备上,在专职化社区民警的具体数量上不搞一刀切,由各分局根据辖区实际自主决定数量,但每个社区警务室必须保证有1名以上专职社区民警,并报备市局把关。
勤务模式上,强调必须因地制宜,通过设定社区民警工作出行方式(必须徒步或骑警用自行车)和设置必到点签到,结合动态巡逻,实行动态布警、弹性上岗,最大限度将警力部署到案件高发、防范薄弱、群众需要的重点时段和重点部位。
绩效考核上,按照“目标引导、结果考核”的原则,强调社区警务工作的实际效果,主要以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和警情控制程度为主要考核依据。
工作职责上,明确“实施治安防范、管理实有人口、采集基础信息、化解矛盾纠纷、发动群防群治”为社区民警工作主业,筑牢防范屏障、压降社区案件、有效化解矛盾,努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素质保障上,实行新任社区民警岗前培训制度,市局每年开展一次、分局每半年开展一次社区警务工作集中培训,组织先进典型为社区民警辅导讲课,传授经验,答疑解惑。
奖惩制度上,强调考核结果应用,社区警务考核结果与派出所的绩效考核、等级评定及个人评功评奖、职务(级)晋升挂钩,对社区民警提供基础信息直接协助破案的,与侦查办案民警同功同奖;对疏于源头防范管理,导致辖区管理对象漏管失控发生重大案事件的,倒查追究源头管理责任。
据悉,《规范》对专职社区民警的警务工作进行规范指引的同时,将进一步确保警力下沉、警务前移。深圳警方表示,今后还将积极稳妥地将证照办理、验证审批等公共服务向社区延伸,力争将警务室打造成“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陈奕璇 吴 彬)
·辽宁:社区警务室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浙江义乌以样板警务室建设推动社区警务
·河南商丘:“传统+科技”提升社区警务效能
·山东德州东地派出所推行“E家”社区警务机制
·衡阳:社区警务围着“百姓安全”转
·宁波社区警务站入驻偏远地区 市民安全感上升
·宁波社区警务站入驻偏远地区 市民安全感上升
·云南政法委书记:实施社区警务战略 打造社会管理第一平台
·深圳南山推行“九位一体”社区警务新模式
·柳州:联勤联动机制推动社区警务专职化
·山东公安将探索建立社区警务专门管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