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南省定安县委、县政府积极探索农村社会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以“百里百村”连片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为切入点,积极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机制,致力化解社会矛盾,把发展农村经济,改善百姓生活,建设百姓的幸福家园与打造游客的度假天堂融为一体,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和谐。
加大资金投入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记者走进定安的“百里百村”。在岭口镇皇坡村爱情树下,96岁村民邓美香坐在树底下纳凉。老人告诉记者,近几年来,村里变化很大,不仅铺上了水泥路,还开发了多个景点,每天都有游客到村里游玩。
一直以来,包括龙门镇、岭口镇、翰林镇、龙河镇和中瑞农场“四镇一场”组成的“百里百村”,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滞后、群众出行难、饮水难,村容村貌脏乱差和乡风民风落后、社会治安乱等问题较为突出,民间甚至有“有女不嫁母瑞山区”的说法。
为改善老区人民生产生活环境,重塑母瑞山革命精神,定安县委、县政府整合交通、民政、发改、扶贫、农业等涉农资金集中建设“百里百村”,总计投入近5亿元建成连片文明生态村210个,依托该片区优质的旅游资源,先后修建了4个极具热带风情的旅游服务驿站,完善了周边景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建成五个各具特色的乡村公园,形成“路相通、村相连、农村中有景区、景区在农村中”的乡村休闲游大格局。
发展绿色银行
促进百姓致富增收
基础设施越来越好的“百里百村”还是定安百姓的绿色银行。
10月8日,记者走进龙门镇石坡村的一间小洋楼,村民莫裕君坐在崭新的沙发上喝茶、听琼剧。他告诉记者,村民利用良好的林业资源发展槟榔、橡胶种植以及发展林下养鸡,收入越来越多,仅今年全村就盖了19间新楼房。
定安“百里百村”地属火山岩地区,土质肥沃,植被茂密,橡胶、槟榔等热带作物资源丰富,发展林下养殖业是促进百姓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该县大力扶持林下养殖业,目前该地区有规模养鸡场20多个。此外,该县重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抱团闯市场,实现产品产业化、规模化,“百里百村”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80多家,成员有2000多人,带动农户2500多户。
据了解,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百里百村”的创建使受益的农民达9万多人,当地农民大力发展槟榔、花卉等热带高效农业种植,槟榔鸡、黑猪等特色养殖,槟榔深加工、槟榔花茶(酒)酿制等特色产品,实现致富增收。
2011年“百里百村”农民人均收入近7000元,是2006年人均收入的2.25倍。
优化治安环境
生态游越来越火
经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引导农户发展种养业后,“百里百村”的社会治安也越来越好。
10月10日,在龙门镇久温塘冷泉,10多名游客正在泡冷泉。来自海口的张先生是久温塘冷泉的常客,他告诉记者,之前还担心这里治安不好,来了以后才发现,这里的村民很热情很淳朴。
近年来,定安县政府还投入200多万元,在龙门镇设立了功能集中、方便灵活、快速反应的联动防控中心枢纽指挥系统;在“百里百村”各主要路口、学校、驿站等重点区域和部位设置了40多个电子视频监控摄像头。联动防控中心枢纽指挥系统投入运行以来,盗窃、赌博、吸毒、寻衅滋事、道路交通管理混乱等治安问题明显减少。至2011年底,该县共创建平安村庄865个,创建率达95%。良好的治安环境引来众多游客游玩,据统计,上半年,“百里百村”共吸引10万游客前来游玩,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
定安县委书记韩勇表示,未来的定安县“百里百村”建设工作,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更为科学的发展模式,更为先进的发展思路,创新体制和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指引下,继续打造老区人民的幸福家园。
·海南“三融入”助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农村社会管理与三个关系
·湖北荆门建协会推民主 夯实农村社会管理根基
·肃宁新农村社会管理模式
·建设幸福新家园打造和谐新农村 探访社会管理创新“绵竹模式”
·山东诸城创新社区化农村基层社会管理
·山东诸城创新社区化农村基层社会管理
·肃宁新农村社会管理模式:村里大事小情村民拍板
·山东诸城创新社区化农村基层社会管理
·格尔木市东城区大格勒乡积极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
·山东诸城:“多村一社区”引领农村社会管理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