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高检院启动“最美青年检察官”集中宣传活动。最美青年检察官美在哪里?启动此项活动意义何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李如林。
记者:长期以来,检察机关的人物宣传重点都着眼于检察英模方面,这次聚焦青年检察官出于何种考量?
李如林:青年检察官是检察工作的生力军,是检察队伍中最活跃、最有朝气、最富创造精神的中坚力量,在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检察机关40岁以下检察人员有95432人,占全部检察人员的41.59%。其中检察官46939人,占全部检察官的30.69%。
为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展示青年检察官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勤奋敬业、拼搏进取的优秀品质,树立检察人员良好职业形象,促进青年检察官队伍建设,高检院决定组织开展“最美青年检察官”宣传活动。曹建明检察长等高检院领导对这次宣传活动高度重视,多次就做好这项宣传活动作出重要批示。这次专题宣传不仅是今年我们在挖掘、宣传检察机关先进典型方面的一项具体举措,也是深入推进全国检察机关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检察队伍建设,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一项重要工作。
记者:青年检察官先进典型是如何确定的?他们来自哪些部门?
李如林:根据曹建明检察长重要批示精神,高检院政治部认真研究,精心策划,确定以“40周岁以下优秀检察官或平均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优秀检察官群体”为对象,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此项专题宣传活动。
8月初,高检院政治部下发通知,请各省级检察院推荐人选和事迹素材。经逐级遴选,高检院机关与各省级检察院共推荐“最美青年检察官”专题宣传人选33个,将在中央媒体及所属新闻网站进行集中宣传。其中青年检察官集体2个,青年检察官个人31名,平均年龄34.5岁,90%为检察业务部门骨干,涵盖侦查监督、公诉、反贪污贿赂、渎职侵权检察、民事行政检察、控告申诉检察等9个部门。对其他优秀青年检察官个人和群体,各地检察机关也将组织当地媒体开展同步宣传。
记者:这些优秀青年检察官个人和群体有哪些主要特点?
李如林:这些优秀青年检察官个人和群体具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具有鲜明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突出彰显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正确的检察发展理念和执法理念,展示了当代青年检察官勤于思考、勇于担当、公正执法、服务群众、富于创新、锐意进取的优秀品质和青春风采。二是呈现出较强的“平民化”、平实性,推荐人选大多工作在基层,深深扎根一线,紧紧贴近人民群众,一方面既敢为人先、勇挑重担、敬业爱岗,另一方面又体现出年轻人独有的特点。他们热爱生活、踏实诚恳,岗位平凡、事迹平实、亲切生动、感人至深,容易为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同。三是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人物真实、鲜活、饱满,年轻、活跃、富有青春活力与创业激情,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方面彰显出新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点,展现了青年检察官的良好职业形象,是当之无愧的“最美青年检察官”。
记者:入选的青年检察官个人和群体有哪些感人故事?
李如林:入选的青年检察官和青年检察官集体事迹典型,有刻苦钻研、公正执法,在法庭上与18名辩护人唇枪舌剑,以严谨有力的证据指控犯罪的国家公诉人;有参与查办重特大犯罪案件,奋战在反腐一线的反贪局长;有从事控申接待工作十几年办理500余起信访案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赢得百姓信任的优秀控申接待员;有遭受犯罪嫌疑人疯狂报复,导致全身严重烧伤,重返检察岗位再谱辉煌的侦查监督科长;有响应祖国号召,远离家乡,将青春光彩绽放西部法律沃土的优秀大学生志愿者;有心地善良、内心阳光、身患重病、坚守岗位到生命最后一刻的80后女检察官;还有15年四代坚持维权接力,为3000多名青少年提供法律咨询、司法救助服务的“知心姐姐”热线团队,有被高检授予全国优秀公诉团队、平均年龄37岁的公诉科检察官群体。这些个人和集体彰显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模范践行者,为广大检察人员特别是青年检察人员树立了学习榜样。
记者:对于优秀青年检察官宣传,未来还有哪些举措?
李如林:此次专项宣传活动结束后,高检院政治部将继续关注、宣传和弘扬优秀青年检察官的先进事迹,挖掘广大检察人员身边可见、可学、可亲、可敬的青年检察官先进典型,培养推出一批体现检察精神、反映时代风貌、具有人格魅力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和地区模范人物。通过创新宣传手段,丰富宣传载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检察机关典型宣传、发挥典型作用的新思路新方法,建立健全检察机关先进典型的发现、培养、宣传机制,完善先进典型的表彰激励机制,形成先进典型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塑造检察队伍的良好职业形象,扩大检察机关的社会影响力。(王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