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安徽

安徽过渡性安置基地突出“建”强化“管”立足“用”

2012-10-11 08:45:1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记者今天(10月10日)从安徽省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推进会上了解到,安徽省在积极依托社会企业建立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的同时,大胆创新,大力推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明确要求每个市、县(市、区)至少建立一个以政府投入为主的过渡性安置基地。截至目前,该省已建成政府投入的过渡性安置基地7个,投入资金1677万元;依托社会企业建立安置帮教基地482个,累计安置2553人。安徽省率先在全国启动基地建设工作得到司法部的肯定,司法部基层司专门向此次推进会发来贺信指出,安徽省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基地建设的经验值得总结、借鉴,向全国推广。

    安徽省把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项重点工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在《关于转发〈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中明确要求,通过政府投入、社会支持等多种方式,在有条件的市建立集食宿、教育、培训、救助为一体的过渡性安置基地,用于安置“三无人员”等重点帮教对象。省司法行政系统在具体实施推动中,把全力加强以政府投入为主的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确立为推动基地建设的重心,并大力推进。淮北、蚌埠、铜陵等市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率先启动政府投入建设,并已逐步建成使用,其他的一些市有的或已开始规划或纳入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议程。与此同时,安徽省还对依托社会企业建立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进行统筹推进,以形成政府、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建设格局。

    作为安徽省司法行政系统确立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省司法厅在强力推进以政府投入为主的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同时,还注重从一开始就完善和规范基地的工作流程和制度建设,统一确立了安置基地工作六个方面的职能:一是为刑释解教人员中的“三无人员”等重点帮教对象提供临时安置、食宿和救助;二是对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开展教育培训;三是为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提供心理咨询辅导和社会适应指导;四是为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提供就业帮助;五是为社区矫正人员提供公益劳动项目;六是为服刑在教人员提供远程探视帮教平台。

    为进一步推动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真正发挥安置基地服务功能,破解大多数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在就业就学、生活安置、融入社会等方面存在的制约瓶颈和重点难题。安徽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孙建新要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将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作为安徽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一轮的重大基本建设项目来推进,在安置基地建设上要突出“建”,抓好过渡性安置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要强化“管”,抓好过渡性安置基地工作机制建设;要立足“用”,抓好过渡性安置基地职能作用发挥。(记者 李光明)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安徽铜陵 城乡一体建设幸福家园
·安徽把信息化应用与社区矫正规范执法紧密结合
·安徽召开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会议
·安徽:做好“两节”市场供应 确保市场消费安全
·安徽公安机关3529名法制员束紧案件监管“紧箍咒”
·安徽对车流客流集中路段实行一级勤务

·安徽对车流客流集中路段实行一级勤务
·安徽成立首家省级城管协会
·安徽铜陵杜绝带“病”客车上路行驶
·安徽安庆高速交警“四强化”保“两节”安全
·安徽铜陵开展“冶化企业消防安全”大检查
·安徽:实施三年来未出现一起判无罪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