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各地经验

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推进“三改一化”创新社区管理调查

2012-10-10 16:47:3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天津日报 

    网格化管理创新

    精细服务进社区

    京福里社区现有居委会支部成员就是首先由政府任命,运行一年后由广大居民再次选举产生的。

    2010年4月,走上工作岗位不足一年的李娜,被调往京福里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在2011年社区换届选举中,她以94%的支持率再次当选,她的6位同事,也分别通过居民选举及公开招聘的形式进入居委会。

    见到李娜,她正在里里外外张罗着社区文艺演出的事儿,还有3个月就要升格做妈妈了,结婚、怀孕没请一天假。她告诉记者,京福里社区居委会全年无假日,一年中无论哪一天老百姓有事相求,都是有求必应,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三年的磨炼,对于烦琐的社区工作早已轻车熟路。

    “一开始就是赶鸭子上架,我们几个有学法律的、有学会计的、有学环境工程的,就是没学社区管理的。”李娜说,她们7个女孩子刚一亮相,别提多“悲催”了。居委会都管哪些事儿,几个人勉勉强强能说个大概;综合整治要对一些违法建筑进行拆除,还没来得及张嘴,就被对方叫成“小屁孩儿”;想和社区居民搞个联欢,弱女子们连桌子椅子都搬不动;居委会的灯泡、水管坏了,全都不会修;最让人头疼的是,7个人服务5000多口人,就是分身有术也忙不过来啊。

    眼前的现实不得不逼着她们想办法。她们忽然想起上小学时在白纸上写字,怎么写都是歪歪扭扭、乱七八糟,后来老师发给每人一个印有“田”字格的本子,把字写在格子里一下子就整齐了。何不把这5000口人都装进“田”字格里?李娜推出了“网格化”管理。把社区居民每200户或每700人划分为一个“网格”,居委会7个人每个人负责一个“网格”,任“格长”,每一个“网格”设立一个工作小组,工作组成员除了“格长”外,下设片长、楼栋长、楼门长,此外每一个网格还有若干社区志愿者、老党员协助工作。

    这一改,5000人的社区好像一下子变小了,7个网格、7个片、77个楼栋、125个楼门,网格化的管理实现了社区服务全面覆盖、无缝衔接,全区域、全天候、立体化、精细化的格局使服务重心下沉、触角延伸,形成了条块力量到“格”、服务管理进“网”。这样一来,李娜她们7个人像是长出了三头六臂,整个社区的民情全都了然于胸。谁家是空巢老人、谁家的房子在出租、哪个楼门有新增居民、孤老残弱都住在哪都样样门清;对于家庭出现了新困难、邻里发生了小矛盾、社区里的突发事件、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矛头倾向、意见建议全能够迅速解决。

    宫琳琳是通过大学生公益岗的招聘来到京福里社区居委会当社工的,进社区走访巡查是她的一项日常工作,有一次在与片长、楼栋长、楼门长“扫楼”时,她发现了张国府大爷。张大爷是位老党员,老伴瘫痪在床20多年,儿女又不在身边,生活很困难。“得帮帮他们啊!不然真遇到事儿,老两口找谁去?”从那以后,宫琳琳三天两头就到张大爷家看看,帮着买点油盐酱醋,交个电话费,打扫一下家里卫生。现在,张大爷已经成了居委会班子的重点帮扶对象,7个人轮流照顾。张大爷逢人便说:“真没想到这么大个社区,还有人关注到我。上岁数了,儿女又不在身边,很多事要不是居委会帮忙,我真不知道找谁去,现在天天有人嘘寒问暖的,心里很踏实!”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南通43万余企退人员纳入社区管理服务
·从粗放到精细:海口改革创新城市社区管理
·南通标准级社区管理服务中心覆盖所有社区
·湖北武汉:“社区管理要激发每个人的正能量”
·三门峡警方研发信息智能采录仪 为社区管理安上“火眼金睛”
·长宁首创电子走访日志系统 实现社区管理精细化

·长宁首创电子走访日志系统 实现社区管理精细化
·普兰店:社区管理网格化
·《贵阳市社区管理暂行办法》出台施行 一站式服务办事更方便
·湖北全省加速推广社区管理网格化催生“宜昌经验”
·新疆天山区赛马场东社区:不断探索社区管理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