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苏州“勤廉指数”测评的创新实践
作者:王天琦
苏州市是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村均集体收入已超过500万元。苏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和省纪委关于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部署,以村级“勤廉指数”测评为抓手,全面考评村“两委会”和干部勤廉状况,通过强化公开、测评、反馈、整改和运用等措施,着力解决基层民生突出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预防化解社会矛盾,为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现代化:赋予“勤廉指数”测评全新内核
苏州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等一起谋划、一起落实,进一步抓牢 “勤廉指数”测评工作的准确定位。
把“勤廉指数”测评作为发展现代政治文明的“助推器”。现代政治文明意味着社会政治领域的进步和发展。研究政治发展的学者一般认为,政治发展必然包含的指标是社会政治参与渠道的扩大以及民众政治参与的普遍性和有效性。如何在最大程度上释放百姓对基层民主政治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此,苏州将发源于太仓的“勤廉指数”测评作为载体,在全市全面开展听民意、汇民智、解民忧的民心工程。苏州各地普遍成立“勤廉指数”测评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并依托网上村委会、村民微博等新媒体手段和民主恳谈会、村民代表大会等传统方式,发动村民群众有序参与村级事务决策、管理和监督。
把“勤廉指数”测评作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风向标”。“勤廉指数”测评在苏州每年两次定期上演。结合开展“勤廉指数”测评,全市每年对各地行政村、涉农社区党员干部违纪情况、勤廉双述双评工作情况、村级事务监督机构建设情况、信访维稳情况等进行量化考核,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村级党务村务财务事务公开、村干部廉洁履职等8个方面进行满意度评价。以行政村和涉农社区为单位,对勤廉度状况进行跟踪式考察,对群众意见建议进行前置式分析,对指数变化轨迹进行剖析式研究,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供了依据。
把“勤廉指数”测评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安全阀”。“勤廉指数”测评新辟了百姓温和发表意见、主动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结合开展“勤廉指数”测评,把《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落到实处,激发农村党员干部工作动力,推进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建设。通过公开标准化、反馈即时化和整改刚性化,及时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维护基层和谐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强化勤廉度预警分析,认真梳理和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公信力:源于“勤廉指数”测评的民意基础
敬畏民意、尊重民意、了解民意是做好农村基层工作的一把万能钥匙。“勤廉指数”测评工作将民意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提高测评社会公信力上狠下功夫。
一是以多元、动态形式实行“不可逆”的公开。坚持公开内容真实客观,公布村务公开目录,明确42项公开标准,确保村民群众对村级“三重一大”等情况的知情权。二是以符合人性的方式开展保密投票。系统开展勤廉问卷调查,由统计调查部门组织实施。出台了《关于在“勤廉指数”测评中推行保密性投票的规定》,通过设立“保密写票”场所,推行“保密写票”等做法,使老百姓在私密性好的条件下,自主、真实和充分表达意愿。三是以准确即时为要求做好意见反馈。建立健全测评结果反馈机制,对集中测评的当场反馈结果,对入户调查的情况及时形成反馈意见和相关材料。四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强化及时整改。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和督查机制,促使整改工作落实到位,存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五是以促进工作为根本确保结果运用。苏州全市村级“勤廉指数”测评建立起测评、反馈、整改和结果运用一一对应的机制,把村级“勤廉指数”测评结果作为村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与村干部提拔任用、评先评优、年终报酬兑现相挂钩。
前瞻性:基于“勤廉指数”测评的科学模型
“勤廉指数”测评虽然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创新工作,苏州市并没有盲目陶醉和停滞不前,着力在测评的科学设计上铆足劲地往上攀登。
指标设计科学化。苏州市专门成立“勤廉指数”测评领导小组,研究落实中央、省委农村方针政策要求,并邀请社会学专家指导指标设计,从农村工作200多项内容中提炼出群众最关注、最具代表性的30个勤廉度指标。从农村工作实绩和群众主观感受两个方面入手,制定客观、主观两类问卷。客观问卷对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干部建设等进行量化考核。主观问卷采取封闭式问答和开放式调查相结合,通过等距抽样、保密写票等,由第三方调查人员采集村民群众、基层干部的满意度评价。在指数测评中,始终坚持勤廉并重,合理分配指标权重,使勤政、廉政指标各占50%的比例。坚持民意为先,不断提高村民的话语权,使群众满意度在主观问卷的权重提高到66.7%。
指数管理动态化。建立健全指标动态调整机制,针对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形势变化和任务要求,不断完善指标内容,保证测评指标与各地实际相符。全市各地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抓住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科学合理地设定测评指标,实现了指标的动态化。
应用分析专业化。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对“勤廉指数”测评实行专业化设计和动态化管理。构建村级“勤廉指数”测评数学模型,科学界定指标权重和参数,强化分值计算、动态监测和应用分析功能。研发运用“苏州市‘勤廉指数’测评模型与分析系统”管理软件,设有静态差异比较、动态变化分析、指数关联度分析、指标敏感度分析和应用研究分析等功能,便于对测评基础数据规范管理和高效统计测评结果,对测评数据深度分析,为各地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为做好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者:苏州市委常委、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