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头疼脑热,直接打电话向医生咨询;患病行动不方便,医生会上门检查、指导用药;慢性病患者,医生会定期随访,检查身体并随时调整用药。随着今年全市逐步推广家庭责任医生工作,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感到就医愈加便捷——
水上公园医院是南开区首家启动家庭责任医生工作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月24日下午记者来到该院时,医务人员正在忙着向下属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发《家庭责任医生服务协议书》,绿色的协议书上“家庭责任医生”几个字格外醒目。
该院党支部书记王双柱告诉记者,医院服务区域内的10个居委会被划分成5个责任片,组建了5个家庭责任医生团队,深入辖区与每户家庭签订协议,为签约家庭提供基本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做到“以家庭为单位”的社区照顾。
吴文亮是该院下属温泉公寓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站长。这个社区站承担着两个社区的医疗服务,虽然家庭责任医生团队有8名医护人员,但由于服务人口多,加班加点已经成为惯例。目前他们的服务人群主要面向慢性病患者、老年人、行动不便者以及对公共卫生服务有需求的困难家庭,每个签约家庭都会领到一张就医联系卡,签约家庭成员凭联系卡就诊就能享受相应的社区医疗服务。
正在说话间,吴文亮的手机响了,“好好,我记下来了,明天上午一定到。”收起电话,吴文亮对记者说:“这是我们站服务的临园里小区的居民,家里老人这两天心脏不太舒服,明天上午在家让我们的医生过去看看,我得赶紧安排一下。”
安排完出诊医生,吴文亮看了一眼手表说:“该去葛大爷家看看了,他是我们的重点服务对象,老人脑梗塞瘫痪在床已经20多年了,每天都得上门帮他清理褥疮。这两天老人又出现了肺感染,正输液呢。他老伴儿杨大娘因为长年照顾病人腰也落下了毛病,前两天才刚在这里输完液。”
来到温泉公寓2号楼的葛大爷家,吴文亮一进屋就忙着查看输液的情况,把老人的手重新放平避免针头滑脱。杨万玉大娘告诉记者,这两年来社区站每天都会上门帮自己老伴儿清理褥疮,看到成药治疗效果不明显,吴站长还自己开方配药,不怕脏不怕臭,一处一处认真清理好,再敷药。“现在有了家庭责任医生这种服务模式,对于像我们这样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真是解决了大问题。”
2011年,本市在和平、河北两个区试点开展了家庭责任医生工作,今年开始在全市逐步推广普及。在温泉公寓等多个社区,记者采访了解到大家对此的普遍感觉是:从传统的“坐堂门诊”,到现在主动上门服务,这种签订协议实现契约式健康管理的办法,建立了“亦医亦友”的医患关系。与此同时,家庭责任医生更加偏重提高大伙的“未病先治”意识,当居民有健康问题时,也可以先从家庭责任医生那里获得就医指导或健康服务,减少就医盲目性。
数 字
看成就
截至目前,全市已经成立了226个家庭责任医生团队,累计签约48704人,居民受益46052人次。在今年年底前,市内六区以及滨海新区塘沽、汉沽、大港都将建立起家庭责任医生服务模式,各个社区家庭责任医生团队覆盖率都将达到100%。到“十二五”末,本市家庭责任医生团队中的全科医生将达每万人4名,全科护士4名,公共卫生人员2名。届时将有更多社区居民受益,实现户户有家庭责任医生,人人享有健康美好生活的目标。
本市先后投入近百亿元改扩建、重组新建、迁建医科大学总医院、第一中心医院、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市人民医院、肿瘤医院等一大批大型医院。2011年,本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由2010年的178.86/10万下降为161.47/10万,不仅发病率显著低于全国水平,而且连续五年保持下降趋势,其中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三个重大传染病发病率均居全国最低行列。2011年年底,全市居民期望寿命达到81.46岁,婴儿死亡率控制在5.05%。,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6.78/10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记者 徐杨)
·天津召开会议 研究提高社区居委会成员生活补贴等
·天津35万农民年内迁新居 创建宜居社区
·天津滨海新区新港街实施“点名议事”制度 提升社区管理水平
·天津滨海新区远景庄园社区金色摇篮早教指导中心服务社区居民
·天津滨海新区深化社区医改 让居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天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和谐社区建设纳入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