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各地经验

“鞍山模式”推进社会管理工作创新发展

2012-10-10 10:58:5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鞍山市政府网站 

    两年来,鞍山市积极推动社会管理工作,由过去的党委、政府“两轮驱动”,向“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四轮驱动”转变,“鞍山模式”的形成,得到了中央政法委和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为推动鞍山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0年下半年以来,在鞍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围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目标,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成立了市社会管理委员会,县(市)区成立社会管理服务委员会,乡镇(街道)成立社会管理服务办公室,村(社区)成立群众利益诉求和社会服务工作站。利用现有行政资源,市社会管理委员会在市直部门中横向设立两个部、五个中心、七个办公室、三十三个成员单位。全市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社会管理新体制,形成了各个层级、多个部门相互协调的社会管理新格局。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创新,鞍山市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已经初步形成了“鞍山特色”、创造了“鞍山经验”。

    为了推进各级党委政府把工作重心更多地转向社会管理服务,鞍山市转变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对各级社会管理职能作了重新明确和定位,全市社区普遍建立了服务大厅,设立服务窗口,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城区38个街道完成职能转换,把工作重心转向主要开展社会管理服务。2011年4月,鞍山市向城区下放城市管理权限10项、社会管理权限15项,实现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城区的社会管理功能。同时,建立受理和解决群众利益诉求的“三大机制”,推进社会管理主体建设、加强社会管理信息建设。

    鞍山市建立了多渠道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全市普遍建立了群众利益诉求应诉办公室,设立了诉求信箱,建设了“96715”群众利益诉求受理及社会服务监督网,通过信访大厅、市民投诉中心、网络电话、信函、新闻媒体、领导接访、基层干部走访、各级党代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走访等多种渠道,广泛受理群众诉求。组织开展社会管理“万千百工程”,1万多名干部深入11万余户家庭、1000多家企业,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300多件,解决企业困难近百件;寻找出带有共性的“群众最期盼解决的事”387件,解决330多件,并注重发掘规律,把解决一个人的问题延伸到解决好一类人的问题,把处理好一件事延伸到解决好一类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层次的群众利益诉求调解机制。坚持单位调解、社区调解、组织调解、社会调解、行业调解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了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三调联动”机制。大力发展民间调解组织,各县(市)区、开发区都聘请了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民间调解员,组成民间调解队,化解疑难社会问题。全市建立各类调解组织2302个,在重点领域成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376个,发展人民调解员2万余名。铁西区民间调解员卢秀英创办的“景绣民间调解公司”,常年坚持对群众各种矛盾纠纷进行疏导调解,先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00多件,避免民转刑案件50多起。2011年至今,全市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2000多件,调成率98.4%,大量矛盾纠纷在进入诉讼程序之前得到化解,去年全市法院受理民商事案件数量首次同比下降8.7%。此外,建立了多主体的群众利益诉求解决机制。实行党政联动、多方协力,通过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单位)、自治组织、社会企业、民间力量、专业人员等六大主体解决群众利益诉求。发挥党委政府作用,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实施领导包案化解信访积案,坚持联席会议制度和市委、市政府解决群众诉求专题会议制度,今年以来解决了群众诉求1548余件。发挥专业部门作用。违纪案件纪检口抓,今年以来共立案457 件。涉法案件政法口抓,今年以来共受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698件,化解572件;办理中央交办案件56件,息访53件。行政案件信访口抓,市县两级群众诉求工作部将信访大厅做实做强,使之成为“一站式”受理和解决群众利益诉求的平台,成为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前7个月,各级初信初访问题一次性解决率达80%。采取合同立项、购买服务等方式,通过社会组织、社会企业解决群众利益诉求。今年2月,在全国率先成立群众利益诉求登记受理公司、群众利益诉求积案化解公司、群众利益诉求法律服务公司。这些社会组织、社会企业作为党委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站在群众立场,从维护法律权威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主动与上访人约谈,代理反映诉求,研究解决途径,直至息诉罢访。

    近年来,鞍山市还通过实施社会管理网格化、不断创新社会管理考核评价体系丰富探索创新成果。从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服务管理入手,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模式,推行网格化管理,把全市按城区街道、社区、楼宇和农村乡镇、村、村民小组细化成三级网格,每个网格都安排一名网格管理员。在充分掌握人口信息的基础上,把了解社情民意、维护治安秩序、服务居民群众、环境监督整治、排查化解矛盾、社会组织管理服务、流动人口及特殊人群管理服务等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范畴。努力做到网格内的情况在第一时间有人知晓、事情在第一时间有人处理,使基层的社会管理服务工作更具体、更直接、更细致,解决问题更迅速,群众更满意。铁东区检察院还设立心理疏导室,30余位心理咨询师为特殊人群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创新社会管理考核评价体系,把评价权更多地交给服务对象,交给人民群众和社会经济组织。对职能部门、街道、社区和公共服务单位分门别类制定了19类169项考核评价指标,制定了双向考评办法,建立干部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实绩档案。实行“你服务谁,谁评价你”、“你代表谁,谁评价你”、“谁选举你,谁评价你”制度。目前,各服务单位已从被动服务变为主动征求意见,今年以来,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主动走访,帮助群众和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1400多件,省委政法委书记苏宏章、中央政研室原副主任肖万军、中央党校中青班学员、中央编译局、清华大学、省法学会和省内多个兄弟市来鞍考察调研,对鞍山社会管理工作均给予高度评价。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鞍山法院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切入点延伸审判职能
·法官原创诗文品评朗诵会在鞍山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