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上海

三院走访:案管改革的沪上实践

2012-10-10 10:47:0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浦东新区

    “双重一效”:强调动态监督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的李旭利“老鼠仓”案、谢风华保荐人内幕交易第一案、上海最大购车诈骗案、上海最大制售假证系列团伙案……今年以来,浦东新区检察院办理了多起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案件,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能把大要案件件都办成铁案,‘双重一效’机制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前不久的上海市检察机关案管工作专题调研会上,浦东新区检察院检察长陈宝富很自豪地说。“双重一效”即重点案件监督、重点环节监督以及办案效率监督的工作机制。

    今年5月,该院侦查监督处检察官收到公安机关移送一起涉嫌诈骗犯罪案件,涉案人杨某在医院输液时,两次故意在所输液中放入头发、小虫,以此骗取医院赔偿分别为3200元和3500元。案件承办人认为应属诈骗行为,但未达到入罪数额,拟不批准逮捕。该院督导员列席会议时,认为此案更具有要挟性质,建议以敲诈勒索定罪逮捕。经过该院检委会讨论,督导员意见最终被采纳。日前,法院以敲诈勒索罪判处杨某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1500元。

    该院在案管改革中探索案件质量督查机制,其中的“必讨论”制度规定:凡办案部门遇零口供、翻供、非法证据排除、新类型、定罪定性争议较大等情形的案件,必须召开主任检察官联席会议讨论,督导员列席会议提出独立意见。

    据了解,今年以来,浦东新区检察院共受理提请批捕案件2791件4016人,分别占该市20.58%和21.04%;受理审查起诉案件4313件6088人,分别占该市18.04%和16.15%。面对如此庞大的工作量,为确保办案质量与效率,该院积极探索案件动态监督机制,实施了包括督导员列席主任检察官联席会议、进行网络同步监管、定期开展专项督查等多项办案质量与效率监督措施。对办案环节中的退回补充侦查、撤案、变更强制措施等办案重点环节作为“核心链”实施重点监督。去年12月至今年7月,案管部门对该院公诉部门退回公安部门补充侦查的237件447人全面进行程序督查,着重督查公诉部门退补手续、材料是否齐全;侦查机关是否重报、重报时间是否超期等进行监控。对于退补后逾期不重报的案件,案管部门及时与业务部门沟通联系,及时掌握相关情况;对退补后不再重报的,跟踪掌握案件去向,有效杜绝“以退代撤”情况的发生。

    长宁区

    月度通报制:让数据“说话”

    在长宁区检察院,每位办案检察官每月会收到一份当月办案数据通报,上面有全院已审结各类案件的办案天数、承办人的审结数、结案率及平均办案期限,还有与上月数据环比、与去年数据同比、与全市平均办案期限相比及预估未结案件工作量,以及有关情况分析等。该院检察长陆建强告诉记者,目前该院已经能做到办案数据信息通报到各业务部门、办案组及承办人三个层面,有效提升了执法办案质量和效率。今年3月以来,该院自侦案件的平均办案天数缩短近50%,诉判明显不一案件较去年同期下降55.56%。

    自2009年12月该院设立案件管理部门以来,虽在案件统一归口管理、流程监控和数据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发现案管部门的管理作用还不够明显。今年3月,该院尝试通过案管月度通报方式来提升案管工作水平。社会关注的重点案件、预警提示的办案流程与重点环节、每位承办人办案效率执法情况以及典型问题案管建议等四个方面,是通报聚焦重点。前不久,该院检察官发现由于公检法认识不一导致持有伪造发票案件大量积存滞留,立即建议相关部门主动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沟通,促使全市公检法尽快加强协调,形成统一执法意见。

    为保障月度通报制度切实推进案管工作,该院制定了相对应的工作机制,将月度通报中反映的执法办案质量、效率、数量及有无超期处理等情况纳入科室公共目标考核及干警个人执法档案。同时,建立引导提示机制,对一些典型问题加强研究并提交检委会讨论,对可能引发涉检舆情等以风险评估预警作出引导和提示。据介绍,该项措施实施半年来,该院已通报领导关注重点案件46件102人,开展重点案件督查21件,作出相关提示116件次,其中已督促办结或处理37件。

    静安区

    网络巡视:更精细更精准

    对内,这里是“质量监测站”,任何细小的差错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对外,这里承担着“一站式”办案和窗口服务。静安区检察院检察长朱云斌告诉记者,从2006年成立业务管理中心以来,案管改革探索已经有6个年头,借助信息化手段,执法办案管理新机制更加精细化,明显提高了执法办案质量与效率。

    在探索案管改革中,静安区检察院将办案检察官承担的办案业务和管理事务精确地分离开来,案管中心从案件统一受理、分流、移送,到法律文书的扫描打印、赃证物品的收发、仓管、换押,接待律师来访、案件进展查询等,提供愈加人性化的服务,从而实现检察职能的专业化,提高办案质量与效率。

    6月18日,静安区公安机关将李某非法持有毒品案件移送该院审查起诉,该院案管人员在受理时调取了此案批捕时的信息,发现李某于1999年以来因非法持有毒品和吸食毒品,4次被处以劳动教养、强制戒毒,而公安机关移送的案卷中却没有记载。于是,案管人员立即告知公安办案人员,对方很惊讶:“这么多案子,你们还能把前科记得这么清楚?”“案管软件中各种信息都记录在案,受案审查既方便又规范。”该院案管人员小钱告诉记者,作为案管的“网络巡视员”,他要对全院各部门办案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在软件精准的“监控”下,任何违反法定程序、影响办案质量的环节,都会被“检测”出来。

    今年以来,该院的案件审结率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公诉科的办案提高15.8%,侦监科提高了11.6%,未检科提高了17%。

    在案管改革中,该院率先将检察统计纳入案件管理,成为正确判断办案形势的“晴雨表”,实现案件有效监督的“监测哨”,衡量案件管理水平的“风向标”。

    今年4月,针对高学历人群犯罪数量上升的现象,静安区检察院案管部门的统计人员对中心城区白领犯罪的成因、特点、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具体建议,引起静安区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今年2月,该院接到上级院有关金融案件调查通知,利用3天时间就将3年以来办理的20多种罪名的100多个案件统计好,细化到每个案件、每个环节的基本情况、案件事实和处理结果。

    高质高效的工作依赖强大的统计支撑。每周五,该院领导和业务部门负责人都会收到案管部门统计人员制作的《业务动态流程图》、《审结情况表》;每月初、月末,各部门检察业务的基本数据、受案情况和特点等情况,在《静安案管统计分析》中会全景式呈现,案管部门成为全院检察业务工作的信息情报来源和重要参谋部门。(林中明 蔡顺国 蔡盛)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