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10月8日发布了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闯红灯等违法记分将由3分提高到6分,驾龄一年以下实习期驾驶员将被重点管理,新司机致人死亡将倒查发证民警,新规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行(据10月9日《新京报》)。
新规还提高了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申请门槛,明确规定造成交通死亡事故负同等以上责任、有醉驾记录的终身不得申请;提高了涉及校车交通违法记分分值,记分项由38项增加至52项。
双节长假刚过,人们还未从青银高速等交通事故导致794人死亡、2473人受伤这组伤亡数字中醒过神来。公安部发布的新规让公众看到了政府加强交通治理的明确信号,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关注。特别是实习司机不得独自上高速的规定,被各大新闻网站做进标题,十分抢眼。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新规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也反映了公众的一种期待。总体来看,新规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对高危驾驶群体要求更严格,比如,造成事故频率较高的大型客货车司机受到了更严厉的申领限制,新手上高速有了新规范;另一点,新规更强调驾车人上路的安全意识,一些可能导致严重事故的违法行为将受到最严厉的处罚。这些做法的本意,都是要提高我国道路交通的安全性,保障驾驶人和其他上路人员的生命安全。
将实习期驾驶人作为重点管理对象,明确规定实习期上高速必须有老手陪同,新司机致人死亡将倒查发证民警,这无疑是新规的亮点。据统计,新手是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人群。2011年,驾龄在1年内的新司机肇事21845起,占同期事故总数的10.47%,造成人员死亡5505人,占同期死亡人数的8.94%。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驾龄不足1年的新司机肇事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量的16.2%。防范“马路新手”变成“马路杀手”,已经成为交通管理的重中之重。
但同时也必须看到,无论是老办法中新手禁入高速的条款,还是新规中新手要有老手陪同的规定,在执行过程中都有一定困难。高速公路交通执法本来就很困难,正常情况下,交警无法判断高速路上的哪位驾驶人是实习驾驶人。如果行驶车辆没有明显违法行为,交警也不能随意拦截车辆进行检查,更不能在高速路上拦截车辆进行检查和处罚。在执法方式不变的情况下,新规的有关规定更像是震慑性条款,很难起到真正的限制作用,顶多只能成为事故发生后的加重处罚的依据,这就有可能让“亮点”缺乏足够的亮度。
让新规落到实处,是法规产生现实效用的关键。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整个社会对新规的知晓程度,在前期减少新手违法上高速的概率。此外,执法部门有必要加大巡查密度,比如在服务区出入口随机抽检驾驶人证照等。更重要的是,高速路政部门应加强与执法机关的合作,对监控中发现的有危险驾驶嫌疑的车辆及时予以盘查,及时扑灭事故苗头。如果把新规落实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驾驶人的自觉上,新规就有落空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