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旅游,把旅游要素的植入与棚改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向旅游城市转轨。利用棚改腾出的净地,集中打造以旅游为主打的一批汤旺河旅游小镇、嘉荫恐龙文化小镇、五营红松小镇、铁力马永顺小镇等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符号鲜明的特色小镇。坚持棚改与商业化开发相结合、与林场所撤并和生态移民相结合,利用林场旧址置换、腾出土地,植入旅游元素,推进公寓式地产、产权酒店式地产的项目开发。我们通过棚户区改造,把原来低矮简陋住宅占据的黄金地段置换出来,代之以商场、宾馆、饭店、休闲娱乐场馆等设施,为培育城市的旅游元素、发展服务业提供了场所和空间,推进了旅游业由传统的观光游向休闲度假、会议会展、养老养生、旅游地产转型升级。
保生态,把棚改与林场所撤并和烧柴改革紧密结合,努力减少人为因素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伊春的林场所职工一直沿袭着以木举炊、取暖的生活方式,每年烧掉的木材达80万立方米。在棚改中,我们同步实施了林场所撤并和烧柴革命。与此同时,我们大力推广了生物质型煤、生物质气化、生物质半气化、罐装沼气四类生物质能源为主体的能源模式。对居住不集中或住户较少的林场,推广使用了生物质多用炉;对具备畜牧业养殖条件的区域,开发利用了垃圾沼气,并在全市积极推广了电采暖、地源热泵、液化气和太阳能等多种生活用能方式,极大地减少了林木的消耗。
棚户区改造实践引发的几点思考
通过几年来的棚改实践,我们有这样几点思考和体会。
必须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把握政策,用好政策,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矛盾。棚改是利民惠民的好事实事,但是如果政策宣传不到位,或在政策执行中有失公平,就极易在房屋征收拆迁和安置环节上引发矛盾纠纷,甚至造成群众上访。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深入宣传国家的棚改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来保证棚改政策逐条落实。特别是对房屋产权和建筑结构的认定、分户的处理、差价补偿等极易引发矛盾的利益焦点问题,建立了公开公示制度,全程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对群众利益诉求给予充分尊重和考虑,切实保障老百姓权益,让百姓心平气顺,从而有效破解了征收拆迁难题。
必须坚持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手段,努力破解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伊春是欠发达地区,地方财力有限,加之地处偏远,气候寒冷,建筑成本高,致使棚改配套资金十分短缺。为破解这一瓶颈问题,几年来,我们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走多元化投入,全方位筹措资金的路子。在资金筹措上,采取了“国家给一点、省市补一点、财政出一点、施工单位垫一点、银行贷一点、百姓掏一点”的“六点”办法,拓宽投资渠道。同时,按照“连片改造、分块开发、多头运作”的原则,对位置偏僻的地块采取政府主导、财政投入为主的方式进行改造;对地理位置优越、升值潜力大、开发条件较好的集中连片棚户区,精心策划包装推介,引进开发商进行改造;对区域地企共处一地,推进地企共建合作改造,从而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手段市场化、资金来源多样化。
必须把更多的党员领导干部推向改革发展的第一线,才能提升素质、锻造能力,经受党和人民群众的检验。胡锦涛同志强调:“广大党员干部应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最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这既是对全体党员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锤练党员干部的实践途径。林区棚改时间紧,任务重,工期短,融资难;征收拆迁工作情况复杂,千头万绪。越是在这种困难的时候,越要把党员领导干部派到棚改一线去,检验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培养深入基层的作风,锻炼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归根到底是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几年来,在伊春林区棚改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实打实的推进工作,硬碰硬的解决问题,面对面的做群众工作,锻炼了党性,提高了本领。特别是年轻干部、后备干部的全局观念增强了,群众观念增强了,依法办事的观念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
(作者系中共黑龙江省伊春市委书记)
·辽宁:棚户区改造惠万家
·大兴安岭林区棚户区改造 海拉尔百万平方米项目开工
·加快改造步伐惠及更多百姓:住建部负责人谈棚户区改造
·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谈棚户区改造情况
·今非昔比“莫地沟”——辽宁抚顺棚户区改造纪实
·中国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让千万家庭实现安居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