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10月6日电(记者朱迅垚 秦华江)经济下行环境下,一方面企业的经营压力加大,另一方面,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及劳动者维权意识增强,劳资之间容易产生矛盾。记者近日了解到,由江苏省南通市司法局成立的劳动争议调处中心创新劳资矛盾调解方式,优势更加凸显。
2012年春节后,江苏南通一家从事皮革制造的独资公司发放了1月21日至2月20日期间的工资。因春节假期长、材料配供不及时等因素,部分职工到岗天数少,实际发放的工资低于往年同期。
工人们认为,节日期间应该增加工资,同时要求发放工龄工资,但公司董事长以远在国外为由,一直未及时赶到公司解决,工人们认为其对员工漠不关心,矛盾升级。从4月14日起一直到5月7日,全体员工240多人停工,公司一直处于停产状态,工人情绪异常激动。
“停工对劳资双方是两败俱伤。”该公司所在地的搬经镇副镇长、镇调处中心主任刘平林及时与职工代表进行沟通,了解职工诉求,同时与该公司管理层联系。但该公司董事长仍然迟迟未赶到公司,工人以老板不关心员工为由,坚持停工,竭力要求公司董事长必须亲自到场,当面给个说法。
5月6日,该公司董事长在刘平林督促下回到公司,刘平林立即与其会面,商讨如何解决工人所提出的问题。5月7日,在公司会议室,由刘平林主持,董事长与8名职工代表面对面洽谈。公司方面承诺,在保证一线工人平均工资1800元/月的基础上上浮15%,同时保证董事长今后将尽量多到公司来,与工人面对面及时解决问题,一起冲突多时的劳资纠纷终于得以化解。
自2008年江苏省南通市司法局建立专业化的劳动争议调处中心以来,类似的情形从南通市级到县镇各级的劳动争议调处中心时有发生。通过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调处中心不仅成功化解了区域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群体性劳资纠纷,有效改善了当地的劳动关系,而且在当前经济下行环境下,对于部分企业渡过劳资紧张期、保障实体经济平稳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南通如皋市,该市司法局采取坐诊式接待受理、巡诊式排查化解、会诊式分析研判、急诊式应急处置等方法,有效化解劳资双方的矛盾。今年以来,如皋市市镇两级社会矛盾调处中心累计已经调解相关案件260多件,涉及职工600多人,涉案标的近1000万元。
双钱集团(如皋)轮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洁强说,这几年按照如皋市司法局开来的“药方”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虽然企业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经营压力增大,但是劳资关系一直很和谐,为今年企业渡过难关并实现盈利打下了基础。
南通市司法局局长张武林认为,劳动争议调解人员好比中医,重在调理,能找准矛盾产生的根源,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实现劳资双方共赢。
“这种创新机制首先基于中国进入经济社会矛盾多发期的大背景,并且能够适应地方现实情况。劳动争议调处中心是专业化机构,既有威信,又熟悉当地人脉关系,通过综合手段化解纠纷,能有效缓和劳资关系。”张武林说。
陈洁强说,人和则事业兴,靠劳动争议调处中心解决争端,其最大的作用就在于企业和员工可以和气地协商解决矛盾,实现在经济下行环境下劳资双方抱团取暖,共渡难关。
·南通市综治委召开全委会推动社会管理纵深发展
·江苏南通两级法院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纪实
·南通43万余企退人员纳入社区管理服务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全力化解“官民”矛盾
·南通启动预防重型车交通肇事集中宣传周
·南通标准级社区管理服务中心覆盖所有社区
·南通标准级社区管理服务中心覆盖所有社区
·南通:凡人善举背后的诚信支撑
·南通市司法局得名社会管理“创新控”
·南通市海安县感受社会管理数字化魅力
·南通警方破获特大假发票案查获假发票一千余万份
·南通部署“四项排查”工作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