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国庆两节相连,又逢首次实施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政策,假期时间长,外出探亲、旅游人员多,交通流量大,保安全、保畅通的任务繁重。为维护道路安全畅通,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全国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全警动员、全力以赴,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密切部门、区域的协作,广泛进行宣传提示,督导检查促进措施落实,较好地实现了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的工作目标。
据统计,9月30日至10月7日,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8422起,同比下降24.1%。其中,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64起,造成794人死亡、2473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325万元,同比分别下降46.2%、46.4%、47.9%和37%,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重大道路交通事故7起,同比减少3起;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大道路交通事故1起,同比减少2起。
研判早,措施足,应时而为
为加强中秋国庆期间交通应急管理工作,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制定了辖区道路突发情况应急预案,确定了易堵路段的分流绕行方案。针对旅游道路、旅游景点分布及交通流量、天气变化,每天投入了大量交通民警和交通协管员,以及执勤警车、执法装备,加强对交通流量高峰时段收费站出入口的管控,加强对城市周边、旅游景区道路的疏导。部分地区还协调警航队开展地空联合巡逻,及时发现堵点,快速进行疏导。
为及时发现解决交通安保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9月30日至10月7日,各地先后派出300多个工作组、2200余人次,深入主要道路、重点旅游线路和事故多发路段开展明察暗访。考虑到节日是婚嫁、聚会等活动的高峰,各地公安交管部门下大力气整治酒后驾驶违法行为。河北省魏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采取定点查、机动查相结合等举措,曾在两个小时内查获6名酒后驾驶司机;在全警动员、全警停休的基础上,湖南省交警总队高速公路管理支队潭邵大队采取“白加黑”工作机制,加大查整酒驾力度。
管理严,力度大,应警即动
在中秋国庆假期交通安保工作中,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始终把防事故、保安全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9月30日以来,各地启动了743个省际交通安全服务站,设立了1.4万个临时执勤点,同时增派警力加大巡逻密度,对长途客车、旅游包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等重点车辆逐车进行检查,对超速行驶、违法超车、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违法占用应急车道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及无牌无证车辆加大了处罚力度。在京沪、京港澳、大广、青银等全国干线高速公路,沿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开展多次重点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整治统一行动,在农村地区,各地组织乡镇派出所民警、乡镇干部上路,加大农村群众集中出行时段、路段的巡逻管控力度。
为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积极与交通运输部门、道路业主单位建立完善协作机制,共享信息资源。加强与相邻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信息沟通,实行联勤联动。京沪、京港澳等高速公路沿线的21个总队与交通运输部门建立了联合疏堵保畅机制,在交通流量大、事故多发路段派驻了1.6万辆清障和救援车辆,随时处置各种事故和突发情况。华北、东北地区及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省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多次召开会议,加强省际间的协作配合。华东地区4个省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进驻当地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指挥中心,实现了两部门共享道路监控资源,联合指挥调度。部分地区还协调保险部门建立了交通事故“快速理赔中心”,推行轻微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确保事故的及时处置与清撤。
据了解,公安部自9月27日连续召开14次视频调度会,对重点地区、重点路段进行分类指导,现场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推动了中秋国庆假期交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亮点多,服务好,应民所需
针对今年自驾出行人员增多、新驾驶人高速公路驾驶经验缺乏的情况,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节日期间公布了全国高速公路报警服务电话,每天通过新浪网、腾讯网等网站、微博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发布道路通行信息,提示安全驾驶注意事项。河北涿鹿交警借QQ群为到当地旅游的网友提供住宿情况、公交车线路、消费水平等信息;山东泰安交警为防止高速路口出现堵点,组织社会志愿者在路口设立导航点,免费为外来车辆发布旅游导航图、带路解疑、检修故障;深圳交警微博更是借微博直播路况,引导市民出行,被不少网友誉为长假中的“中国好声音”。
同时,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在各地人、车交通流量高度集中的城市广场、收费站、服务区等场所摆放20余万块宣传展板、发放800余万份宣传材料;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发布道路通行信息1400余万次,引导广大群众合理选择出行方式、时间和路线。(记者 史谦)
·全国公路水路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交通车流量上升
·公安部交管局部署中秋国庆期间道路交通管理工作
·公安部:全力以赴做好重大节假日道路交通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