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英模

赵从群:燃烧自己温暖群众

2012-10-08 16:15:4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50岁的赵从群,身材瘦小,穿上便装给人的感觉不像是警察,倒有几分学究的气质。他为人随和,透着亲切与诚恳。提起老赵,还得从15年前说起。1997年,时任吉林省梅河口市公安局办公室副主任的赵从群,主动辞去这个职务,到信访室当了一名普通民警。当时,赵从群的做法让大家都不太理解,他却笑呵呵地说:“我了解自己,信访工作虽然麻烦,但能帮老百姓实实在在办点事。我文化水平不高,做信访工作我能比在办公室干得更好。” 孤儿寡母视他为恩人

    面对繁杂的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老赵没有半句怨言,一门心思地认真接待,倾听群众诉求,搞清事实真相,协调相关单位在最短时间内为信访人解决问题,尽最大努力让他们满意而归。“老百姓不容易,没有困难绝对不会上访,干咱们这行的别怕麻烦,要换位思考,多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考虑一下,不能让他们失望啊。”这是赵从群经常说的话。

    2008年,红梅镇居民刘春丽的丈夫与人发生口角被伤害致死,她对打人者被判无期不服进行上访。刘春丽在电话里向老赵哭诉,赵从群马上了解情况,得知刘春丽和16岁的儿子相依为命,生活十分困难。老赵感到这对孤儿寡母不容易,他找到孩子的学校协调减免孩子的学杂费,在学校不能做决定时,他又先后4次到市教育局向有关领导说明情况,最终为孩子免去了学费。平时,老赵也没有忘记这个生活困难的上访户,刘春丽家无米下锅、冬天买不起煤时,老赵拿出自己工资接济。

    2009年,老赵托熟人为刘春丽和诚实憨厚的矿工李新生牵上了红线,重新组建了家庭。2011年7月,刘春丽的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延边师范大学,刘春丽一家人像走亲戚一样到老赵家报喜。老赵和妻子留他们在家吃饭。刘春丽眼含泪水说:“大哥,你就是俺家的恩人哪。” 把自己的房无偿借出去

    经常起早贪黑,连续超负荷地工作,赵从群累倒了。大家到医院看望他时,劝他多休息。可入院的第5天,他就回到了工作岗位。

    1996年4月28日,光明街道居民刘忠礼接妻子回家时,与李某兄弟发生争执被打伤。案发后,新华派出所受理此案,经鉴定刘忠礼为轻伤,刘忠礼对鉴定结论不服,一直上访。2000年,刘忠礼的问题在赵从群等人的协调下,得以圆满解决。2007年5月21日,刘忠礼再次到公安局提出新诉求,考虑到刘忠礼没有职业、经济十分困难,市公安局给予他1.5万元信访救助金。老赵感到刘忠礼可能还有没彻底解决的问题,于是来到刘家回访,得知刘忠礼已离婚,带着上高中的儿子与身患疾病的父母共同生活,一家四口住在只有20多平方米的出租房内。老赵回家和妻子商量,就将自己的一套闲置房无偿借给刘家居住,又帮助刘忠礼找了份工作。为帮老人找侄子打了200多个电话

    2010年,赵从群在体检时查出肝功能出现了问题,需及早治疗休息。可老赵舍不得离开岗位,他开始一边工作一边吃药治疗,还坚持值夜班。

    2010年3月17日23时,一位八旬老人来找值班的老赵求助。老人叫王凤恩,出生在黑龙江省,现居住海南省。这几年,生活条件好了,但老人的思乡之情常绕心间,回到黑龙江老家后,亲人已迁走。经过多方打听,他得知有一个亲侄子8年前迁居到吉林省梅河口市,侄子叫王金生。老赵先安排老人住下。第二天,老赵把全市叫王金生的符合年龄段的人口信息全部调出来,共50多人。两天时间,他打了200多个电话,与属地派出所联系,终于找到了老人的侄子。隐瞒病情坚持工作

    在一次“腹部剧痛”后,老赵来到医院,被确诊为肝癌。他瞒着家人和同事,若无其事地回到单位投入到工作中,几天后,他再次病倒在工作岗位上。

    今年3月5日,赵从群到北京出差,他感到腹部疼痛难耐,到医院检查后知道已经是肝癌晚期。老赵仍坚持工作,直到出差任务结束后回来才说出了实情。妻子哭着说:“老赵,这都病成这样了为什么还硬撑着?”望着亲人和战友噙着泪水的眼睛,躺在病床上的赵从群平静地劝大家:“别伤心,我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其实,人这一生就像一支蜡烛,早晚都会有烧到头的一天。”

    老赵从事信访工作15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100余次,化解信访案件800余起,救助群众900余人次。他连续多年被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授予多种荣誉称号。(记者 张涤非 通讯员 李春良)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