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是一块让人肃然起敬的红色土地,是革命先烈英勇奋战的地方,更是中国革命大转折的地方。近年来,遵义市公安机关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全市民警继承红军传统、发扬长征精神,实现了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新跨越。
在全部公安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遵义市公安局深入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等教育活动,使民警牢固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奉献、奋斗的贵州公安民警核心价值观,发扬忠诚为民、顽强拼搏、坚忍不拔、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精神,实现了广大民警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重点问题真解决、公安工作上台阶、纪律作风大转变、民警队伍葆纯洁、警民关系更和谐,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
今年5月2日下午,正安县公安局碧峰派出所民警袁国强在调查一起扰乱校园周边秩序案件时,因雨天路滑摔倒在地,导致左脚内踝、腓骨骨折。医生要求他住院治疗3个月才能下地。可术后1个月,袁国强在上厕所都要靠别人搀扶的情况下,就执意出院回到派出所上班。
医生再三告诫袁国强,左脚不能长时间用力,只能平躺着养伤,否则后果严重。袁国强就在电脑前摆上一条长椅,上面放一块海绵,侧着身子坐在椅子的一头,右脚着地,左脚“躺”在椅子上,侧着身子操作电脑。出院后的两个月内,袁国强就办理各类户籍业务1200余件,开具户籍证明等400余份,接受群众户籍及其他业务咨询2000余次,上报各类资料及数据200余次。
在引导民警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忠诚本色的基础上,遵义市公安局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推动公安工作迈上新台阶。
执法质量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遵义市公安局教育民警筑牢 “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先后出台了疑难案件集体研究制度、末位黄牌制度、按期通报制度等一系列执法工作规章制度,实现了考评方式向以突击检查、专项检查、现场督察、个案监督为主要手段转变,考评重点向执法后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转变,并将执法行为是否文明、理性纳入考评范围。
警无民失根,民无警不宁。遵义市公安局牢固树立 “事无巨细、以小见大”的理念,在全市公安机关认真总结推广遵义县公安局以侦破小案件、调解小纠纷、消除小隐患、平息小信访、解决小难题为主要内容的 “五小工程”,从人民群众最需要解决的 “小事”办起,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构建 “警为民、民拥警,警民一家亲”的和谐生动局面。同时,遵义市公安机关紧紧抓住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放松,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严打态势。
遵义市公安机关还全面推进警民联调工作,切实加强警民联调机制和联调室的建设,加大警民联调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归纳总结了利弊分析法、分别劝解法、真情感化法、灵活变通法、主持公道法、亲友联动法、温馨和解法等9种调解工作法,进一步提高了警民联调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和水平。目前,全市已建成警民联调室199个,配备专兼职调解员1133名,今年1至9月共受理矛盾纠纷4833起,成功处理4641起,调解成功率达96%。
数字看成绩
●2011年以来,遵义市公安机关共有473名民警、102个集体荣获个人三等功和集体三等功以上表彰奖励。
●今年1至8月,遵义市公安机关破获各类刑事案件7896起,“两抢一盗”发案率较去年同期下降6%;1至 9月,共侦破小案件12744起、调解小纠纷11619起。
说句心里话
红花岗分局老城派出所所长田文渊:在红色圣地工作是一种幸福和快乐,要继承红军传统,发扬长征精神,忠诚敬业、敢于担当、团结奋进、勇创一流,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忠诚本色。
遵义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刘瑞松:在遵义公安机关工作,自己倍感光荣与自豪。近年来,自己不仅在思想理念和精神面貌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业务工作也不断取得进步。(记者 杨忠诚 周文学 通讯员 刘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