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的词汇我也不会说,区领导没有推脱,他们实实在在办事,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9月25日下午三点,放完鞭炮,河南籍泥工组组长漆为虎提着锦旗走进杭州市滨江区信访局,“娃娃的学费问题解决了,要代表底下的兄弟们来表表心意!”
“这起讨薪案能及时妥善的处理,得益于健全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滨江区区委副书记俞少平向法制网介绍说,滨江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部企业多、劳资纠纷高发,还具有突发性、群体性等特点。为此,区里建立起了职工工资保证、企业欠薪预情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联席会议、劳动保障重特大案件应急预案等系列制度,形成多部门联动、法律援助零距离的调处模式,6年来,已协调处理各类劳动纠纷3000多件,为民工累计追讨工资2000多万元,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近1500件,挽回经济损失1700多万元。
多部门应急联动,娃娃学费有了着落
“眼看着9月份要开学了,还没领到工资,你说各家娃娃都等着交学费,谁能不急啊?”回忆起过去几个月的日子,漆为虎感慨地说,“有段时间根本不敢回家,走一步有人在后面跟一步,厉害的时候,几十号人租了面包车去公司里闹!”
防水组组长邵淑珍附和说,“那段日子真苦的没话说,大老板跑了,我们这些小老板没拿到钱,怎么跟底下工人交代啊?”
原来,杭州特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滨江生产基地于2008年底开工建设,浙江野风建设有限公司经招标成为承建方,找了漆为虎、邵淑珍等8人作为分包商,负责泥工、防水、挖机、油漆等工程,可工程做好了,近300万工程款尚未付清,这野风公司老板却跑了!
工人要求特迅公司支付230万工程尾款时他们必须到场,但付款头天晚上,特迅公司给每个包工组组长发了条短信,第二天把尾款支票交给了野风公司老板金跃南。
“特迅公司这么做是合法不合理!明明承诺通知我们到场,仅仅发了短信,我赶不回来,这下又让姓金的跑了!”漆为虎有些愤慨,民工们迫于生计,只好出此下策,7月3日,二三十名民工到特迅公司建好的大楼去堵大门、静坐,索要赔偿款!
聚众事件发生后,按照劳动保障重特大应急预案的规定,长河街道立马向区应急处理办公室报告了情况,并提出了处置建议。
7月13日,收到班组长信访函第二天,应军就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黄伟明、江一社区民警王国杰到野风公司的注册地东阳去了解情况,黄伟明当面解答了班组长的问题,“野风公司现在是企业重组状态,如果申请破产,冻结的资金会优先用于支付工资。”
7月17日上午,区委常委、副区长金志鹏组织召开专题协调会,迅速成立由区维稳办、信访、法院、公安分局、人力社保局、住建局、长河街道等组成的事件处置协调小组,研究调处方案,并多次召集特迅公司负责人、各班组组长与多个部门成员一同协商调解。
最后,特迅公司同意将野风公司提供的质押款100万用于支付民工工资,各班组长签订了分配协议,各组拿到了14.7万元的工程款。
“我们组的姚章从湖南过来,他拿到钱特别高兴,可以为他孩子交学费了!我也就稍微安心了。”邵淑珍说,有了这笔钱,大家就有耐心等着打官司把剩下的钱要回来!
法律援助零距离,十多次取证换来血汗钱
拿到血汗钱后,几个外来务工女孩抱在一起大声痛哭起来,“这几个月的车费都花了很多,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还要看老板的脸色……好在努力没有白费!真的很感谢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
年初,滨江区法律援助中心一下子接待了7名外来务工人员,江西姑娘张进今年23岁,梳着马尾,哽咽着对工作人员说,“师傅,我们想申请法律援助,帮忙讨回工资,我们心里憋着一股气啊!”。
张进原是一家在滨江注册的服装公司员工,该公司因连续两年未参加年检,被工商部门吊销了营业执照,期间,她和崔洪等14名外来务工人员一直在这里打工。
自2008年6月开始,公司搬迁到了萧山闻堰镇的一处厂房内,并更改名称挂靠经营,后来,公司的资金周转困难,开始拖欠工资,累计额达10万元,公司负责人也开始人去楼空玩起了“失踪”。
“都是外来农民工,案件涉及人数较多、金额较大,处理不当,就可能情绪失控,通过合法途径帮助讨回应得工资是最好的办法。”区司法局副局长俞卫平告诉记者,中心决定为她们开通了“农民工绿色援助通道”,指派杭州天官法律服务所承办此案。
法律服务工作者宓保来承接后,迅速展开了调查,发现张进等人提供的证据存在明显不足,“仅凭几张没有签名或盖章的考勤表不能证明其劳动关系的成立,工资的计算标准也有问题,这个案件可能面临被驳回的诉讼风险。”
“我们就是为了讨个公道!我们相信法律是公正的,只要尽力争取了,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接受。”张进等人一致同意向法院起诉。
宓保来向记者介绍说,“公司已被注销,只能找到法定代表人的住所,案情复杂,还由简易程序转换为普通程序,光应诉通知书就送达了5次,先后开庭了4次!”
“这些人不是我们公司的员工,你们提供的证据不足,量法院也不敢强判,判了也要上诉,也不给钱!”面对公司负责人的强硬态度,宓保来在滨江区法院的协助下先后到萧山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闻堰劳动监察中队、滨江区工商分局、滨江区劳动监察大队、杭州某工贸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10多次调查取证,在一系列证据面前,该公司终于承认事实,讨薪案最终通过法院调解达成了一致意见。
“像这类由法援律师帮助维权讨薪的例子比比皆是。”区政法委副书记金永明介绍说,针对辖区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逐年递增的现状,滨江在农民工集聚地设立了15个法律援助联络点,悬挂48块“法律援助指示牌”,对其申请支付工资、工伤赔偿法律服务的经济困难情况提供免审查服务,让民工及时感受到党和政府的人文关怀。(记者 杨燕生 陈东升 见习记者 王春)
·杭州上城区:构建信息化惠民平台
·杭州公安自主设计三款押解车 保障执法安全
·杭州公安全国首创嫌疑人外出就医“绿色通道”
·杭州警方抓获杀害四人后潜逃的公安部通缉犯
·杭州地铁力争十月试运营 或实现“大公交”体系
·杭州警方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杭州警方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杭州公安局“绿色通道”开启嫌疑人外出就医先河
·杭州警方出台全国首个执法规范化建设测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