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基层基础

基层社会管理人系列报道之“长假里的民警”

2012-10-08 10:46:0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编者按

    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全国各地游人如织,神州处处万家团圆。为确保广大游客、旅客出行的安全畅通,大批一线民警坚守各自岗位、履行职责,放弃与家人团聚、休假的机会,为“双节”平安默默作出奉献。《法制日报》记者奔赴一线,走访消防、交通、铁路、社区等多个警种,体验感受这些“没有假日”的基层社会管理人的工作生活。

    边检站政委高晓波: 用品牌服务赢得和谐通关

    (记者 邓新建 通讯员 兰辉)

    图为10月7日,中山边检站政委高晓波在出入境大厅帮助旅客办理通关手续。

    这里是全国现役制边防检查站中客流量最大的单位,往来港澳小型船舶数量更是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

    10月7日是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法制日报》记者来到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中山边防检查站执勤的中山口岸出入境大厅,只见这里人头涌动,执勤官兵礼貌而有秩地疏导着旅客。人群中一位身穿上校制服的警官正在微笑着为一位老年旅客解释着什么,该站政治处主任钟伟告诉记者,他就是边检站政委高晓波,已经在执勤现场值班好几天了。

    问明记者的来意,高晓波一边忙碌,一边对记者说,由于今年国庆节与中秋节重合,形成时间最长的假期,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出游热情,大批内地旅客赴港澳或过境香港出国旅游。同时,9月30日至10月2日内地与港澳国庆假期重叠,不少港澳同胞入境欢度中秋这一传统节日,形成出入境客流双向高峰。长假期间,经中山口岸出入境旅客37000多人次,平均每天旅客流量达4600多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36%。

    高晓波告诉记者,为确保双节期间口岸安全、和谐通关,中山边检站及早部署勤务,各级领导靠前指挥,并建立技术故障应急处理机制,确保万无一失;全体民警停止休假,节日期间坚守岗位,加强与客运部门的沟通联络,及时掌握旅客流量情况,科学调配警力,增加验放通道,适时补勤备勤。此外,结合中国边检服务品牌推广活动,增加警力投入到口岸执勤现场,协助维护口岸秩序,及时帮助指引、分流疏导旅客,提供各种贴心、便捷、优质的通关服务。

    英籍华侨王女士不到30秒就办好了入境手续,她激动地对记者说:“我已经有几年没回中山老家了,今年打算回家跟家里人团聚一下,入境后,发现边检站不光是服务热情,而且主动帮助我们推拉行李,感觉非常亲切,到这里就已经有了回家的感觉。”接受完入境边防检查后,她愉快地在旅客满意度评价器上按下了“非常满意”的按键。据统计,节日期间,设在中山边检站验证台前的评价器收到的评价信息满意度高达99.93%。

    看着高晓波忙碌的身影,他的老搭档、站长曾良光对记者说,我们几位站领导和全站官兵一样,节日假期都没有休息,高政委的家在广州,他老婆孩子假期只好来到中山“陪假”,但他们也只能在晚上旅客人流少点的时候抽空见上一面。

    社区民警曾志: 治安防范宣传片刻不敢松

    (记者 胡新桥 见习记者 刘志月)

    图为社区民警曾志(左)正在与辖区居民交流治安防范宣传。(通讯员 龙庆摄)

    10月7日,“双节”长假最后一天,江城天空飘起了小雨。

    刚走进庙山社区门口,《法制日报》记者就看到了颜色鲜艳的警务宣传板:“民警曾志教您如何防盗”、“民警曾志教您如何防火”、“民警曾志教您如何防骗”……

    “这是最近几天才贴上去的。”见记者对宣传板感兴趣,曾志笑着说。

    生于1984年的曾志,是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江夏分局庙山派出所社区民警,扎根庙山社区已有4年半。

    曾志说,用了4天时间才将100多块宣传板贴到社区各个角落。

    “社区常住人口只有1700多人,流动人口则有5万多人,治安防范宣传就显得尤为重要,片刻也不敢放松。”曾志说,针对社区内流动人口多是在附近企业务工的人员,自己还在社区警务室为居民提供“免费房屋中介服务”,给有租房需求的企业、流动人口和要出租房子的居民“牵线搭桥”。

    正说着,居民杨声池走进社区警务室。

    “曾警官,我那一楼的门面房和三楼的两间屋又空出来了,你看能不能帮忙租出去?”杨声池开口即提“要求”。

    “可以。还是做个登记吧。把你的身份证给我。”说着,曾志拿出房屋出租登记本开始记录:门面房月租费1000元,单间出租400元……

    “居民主动找我租房子的多了,流动人口的信息采集就方便多了,可以实现实时更新,我的工作也轻松了不少。”曾志说。

    曾志正说得起劲,一位挺着大肚子的女子走进警务室。“这是我妻子。”曾志有些不好意思地望望记者。

    曾志的妻子已有7个月的身孕,这个长假,也没能“享受”来自丈夫的关爱。

    “本来说,今天抽空与我一起到江夏区的父母家坐坐的,看今天这情形又有可能落空了。”曾志妻子喃喃地说,丈夫着实过了一个“忙碌假期”。

    消防接警员凡森森: 不错过任何一个报警电话

    (见习记者 赵志锋 通讯员 王珲琛)

    “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凡森森冷静地接起电话,询问、记录派出车单、向值班干部报告……一气呵成地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后,凡森森才发现站在他身旁观察了良久的记者,笑着站起来握住了记者的手。

    10月7日上午,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法制日报》记者走进了甘肃省平凉市公安消防支队指挥中心。站在记者面前的凡森森是一名二级士官,虽然年仅24岁,但入伍已有6年,一张娃娃脸透着几分可爱,目光中又略显几分老成。

    作为指挥中心的士官,凡森森的工作被视为灭火救援的“中枢神经”,虽不像其他战士一样在火场上出生入死,但他却是每次灭火救援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部电话、6台电脑是凡森森和班长韩忠每天24小时的工作伙伴。由于要24小时值班,作战指挥中心搭起了临时床铺,深夜累了就和衣躺一下。

    凡森森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他对记者说,自从长假开始,每天都要接120多个电话,但绝大多数都是骚扰电话,接警量是平时的1倍多。“为了不错过一个真实的报警,每个电话不管多晚都要爬起来接。”凡森森说。

    说到接警生活的枯燥,凡森森深有体会。一天24小时,指挥中心不能离人,吃、住都在指挥中心,上个厕所都要请战友来帮忙值班。今年中秋节,支队组织了很多精彩纷呈的活动,但他都不能参与,就连中秋节的会餐他也不能参加,战友帮他打了饭,拿了些水果,他就一个人陪着电话和电脑过了个中秋。

    这次8天长假里,凡森森主动要求多值班。他告诉记者:“韩班长的孩子快3岁了,一个月都见不上一两面,孩子只能看着照片喊爸爸,我现在还是单身一个人,多值值班,趁着长假,让韩班长好好和家人团聚团聚。”

    “叮铃铃……”急促的电话铃声再次响起,打断了记者与凡森森之间的对话,他赶紧坐在电脑前,接起了电话……

    高速交警马春娟: 希望每位司机平安回家

    (记者 余东明 姜东良 通讯员 魏立娟)

    9月30日是中秋、国庆8天长假的第一天,也是传统的中秋节。这天一大早,山东省公安厅交警总队高速公路支队事故处理民警马春娟就爬了起来,她轻轻亲吻一下熟睡的女儿,胡乱扒拉两口早餐就匆匆往单位赶,早上7点多一点,她已和同事驾车出现在执勤路上。

    路面巡逻是马春娟的一项日常工作。她负责执勤的辖区处在青银高速与济广高速的交汇点,是山东省内高速公路的重点路段,大型车辆和过境车辆特别多,路况复杂。巡逻期间要她检查路面通行状况、查处纠正各类违法行为,一趟巡逻下来要花两个多小时。

    刚刚巡逻十几分钟,马春娟就接到指令——“前方发生一起单方事故,请速处理”。赶到现场后,马春娟发现一辆无牌小轿车逆向翻在路边沟里,司机已经从车里爬了出来,惊魂未定地站在车旁,幸运的是车内人员只是轻微擦伤。

    设置警示牌、保护现场、勘查取证、询问当事人,已有5年警龄的马春娟有条不紊展开了工作。

    “车牌不是被撞飞的,而是原本就没有吧!”经过仔细查验后,马春娟直接戳穿了肇事司机刘某“车牌被撞飞了”的谎言,刘某当场表示接受处理。协助刘某将车移走后,马春娟又接到“回队处理交通事故”的指令。

    8点半左右,马春娟赶回单位,还未来得及进办公室,十几位等着要处理事故的当事人就将她围了起来。

    尽管事故造成的损坏总体都不算严重,但当事人的心情都很激动,想第一时间处理,早点回家和家人团聚,他们相互指责,整个事故处理区域吵闹声不绝于耳。

    “大家都静一静,别互相埋怨了,这大过节的谁也不想发生这事,都配合一下,咱们抓紧时间处理,让大家都平平安安地回家过个节。”马春娟不紧不慢地开了腔。

    询问、记录、拍照、调解,反复地沟通、劝导,写处理报告,马春娟按照顺序紧张地工作起来,当事人走了一拨又来一拨,转眼已经到下午两点半多,马春娟总算有时间歇一下了。

    一上午连口水都没顾的喝的马春娟端起水杯对记者说,看着当事人期盼的眼神,就想着尽早处理完,让他们能够早点回家和家人团圆。

    在办公室快速地将早已凉透的午饭吃完,又一拨事故当事人“找”上了门。一直到晚上9点多,马春娟才有时间和同事们轮流歇息,互相陪伴着度过了中秋夜。这一天,马春娟处理了30多起事故。

    马春娟告诉记者,交通事故的当事人都比较急,有老人,有小孩,每个当事人都想尽快得到处理,作为一名交警,每当听到“谢谢”两个字时,就感到非常自豪,这一切都值了。

    马春娟说,大量的交通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在路上行驶的每一位司机都能严格遵守交通法规、相互礼让、平平安安地回家。

    山东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总队长徐世杰介绍说,“双节”期间,山东省1万余名公安交警放弃休假,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全出行默默地奉献。

    乘警长胡翔: 确保火车旅客安全畅行

    (记者 郭宏鹏 黄辉 通讯员 肖勇)

  图为乘警长胡翔在站台上为旅客服务。

    10月6日,随着“十一黄金周”渐近尾声,全国不少地方均迎来了返程客流高峰。当天上午,《法制日报》记者前往南昌火车站,实地感受车站旅客疏导及安保工作。

    “由南昌开往成都的K786次列车开始检票进站……”上午10时,车站广播员的话音刚刚落下,人流便源源不断地涌入站台。此时,南昌铁路公安处南昌乘警支队乘警长胡翔已提前来到站台,并通过手中的小喇叭指挥秩序。

    不一会儿,一位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提着两大包行李吃力地走向车厢,胡翔见状连忙上前帮助年轻人提拿行李。

    “胡警长,快来!”这时,前面7号车厢门口出现了轻微拥堵,一位女列车员冲着胡翔大声喊道。

    胡翔又一阵小跑赶了过去。原来,一些短途的无座旅客为图下车方便,将行李堆放在靠近车门的过道上,使得后来的旅客无法进入车厢。

    “大家都把行李往里挪挪,堵在这里谁也走不了,对不对?下面还有好多旅客没上来呢!”胡翔一边说,一边帮着旅客移动行李。很快,车门前就恢复了秩序。

    “叮铃铃……”10时30分,发车铃声准时响起。看着旅客和乘务员们都上了车,胡翔才最后一个跳进车厢,开始了长达近26小时的长途列车值乘。

    目送列车远去,记者又来到了站前广场,这里已是人头攒动,而出站处更是人流如潮。据统计,当天南昌火车站共发送旅客8.7万人次,同比增长13%。

    记者注意到,在匆忙的人流中,不时有民警来回巡逻。据介绍,为了应对长假客流高峰,确保铁路站车秩序平稳,南昌铁路公安处制定了确保“黄金周”旅客安全畅行的各项安保措施。

    为了确保“黄金周”各趟旅客列车的安全,南昌乘警支队还启动了安保应急预案,实行“定岗、定人、定时、定责”逐级负责制,支队、大队领导干部在“黄金周”首日便已悉数登车指导,休班乘警则24小时处于备勤状态。

    截至10月7日12时,南昌乘警支队查获网上在逃人员1名、破获刑事案件2起、抓获各类违法人员4名,为民做好事159起,为旅客追回总价值近7万元的丢失财物。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