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北京

北京一中院 四措并举开展庭审评查

2012-09-29 10:09:3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审理思路清晰,语言表达严谨,证据运用得当,庭审程序规范,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这次庭审中青年法官所展现的司法能力,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了北京一中院扎扎实实的案件质量。”这是北京市政协委员李桂珍,旁听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涉及书画作品的买卖纠纷案件后发出的感慨。

    今年以来,北京一中院为提升案件质量,提出“验真功、找差距、练技能”的目标,狠抓庭审评查工作。

    北京一中院注重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坚持四措并举,通过深化、量化、细化庭审评查,达到提高法官庭审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目的,确保庭审评查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切实提升案件质量。

    明晰标准建规范

    在计分标准上,为使庭审评查做到有章可循,北京一中院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下发的指导标准基础上,分别制作了刑事、民事和行政三类庭审评查表,并在已有的评分标准上做适当调整,提高体现庭审思路、庭审技巧和庭审驾驭能力等方面的评分权重,着重考查庭审的重点环节。

    在计分方式上,北京一中院要求评查小组在观看庭审光盘或现场观摩后当场打分,汇总分数后相加除以评查法官的人数作为该庭审的最终得分。

    在数量要求上,北京一中院要求各审判庭参加庭审评查的案件原则上不少于开庭案件总量的5%,现场庭审观摩评查的比例不低于评查案件数量的20%,每名法官至少接受1次庭审评查。

    健全机制促落实

    北京一中院建立开庭计划报备制度,要求各审判庭把以现场观摩方式评查案件的开庭计划报该院审判管理办公室备案,以备检查。

    同时建立庭审交互评查机制,各审判庭评查小组采取观看庭审视频资料和现场庭审观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交互评查,并根据开庭计划,采取随机抽取参与庭审旁听评查或指定轮流参与庭审旁听的方式进行评查。

    截至目前,北京一中院各审判庭已经进行庭审观摩评查77次,每次庭审视频或观摩评查,均有详细记载和评分,做到“一员一案,一案一表,一表一盘”。

    该院建立庭审动态抽查机制,由审判管理办公室成立工作组,不定期地对全院各审判庭的庭审情况进行抽查。截至目前,共开展13次检查工作,保证了评查工作的计划性和按时性,实现以查促评、以评促效。

    现场观摩立公信

    为拓宽社会公众参与评查工作的渠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扩大庭审公开的社会效应,北京一中院各审判庭不断加强社会联络工作,积极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旁听具有典型意义、教育功能和观摩价值的案件庭审,推动庭审观摩常态化。共组织社会群众开展大型评审观摩6次,日常公开观摩10余次,邀请庭审观摩群众达300余人次,取得了增进民意沟通、宣传法律知识的良好效果。

    除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外,部分审判庭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特邀监督员等参与案件庭审观摩,从审理程序、判决依据、证据采信和社会效果等方面进行评查监督,认真查找庭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推进司法公开,增强司法公信力。

    示范点评显实效

    北京一中院进行庭审示范学习,选择庭审驾驭能力强、审判经验丰富的审判员开示范庭,组织其他法官进行观摩学习,现场感受庭审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树立庭审的“精品意识”,实现法官之间的互学互评、固强补弱和交流进步。

    庭后进行总结点评。评查小组在庭审评查结束后,针对庭审中存在的庭审程序、驾驭能力以及节奏控制等问题及时进行总结点评和业务指导,注重在评查中发现问题,找准差距,整改提高。

    在此基础上,进行业务技能训练。各审判庭紧贴工作实际,将开展案件评查的重心放在强化审判技能训练、推进司法能力建设上,放在完善评查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上,与青年法官教育培养工作相结合,与岗位练兵和业务比赛相结合,不断提高审判业务能力和庭审的规范化水平。(钟 贝)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