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研究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提高维护稳定能力

2012-09-26 16:45:1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作者:黄关春

    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是推动公安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石。全省公安机关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当前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抓住制约职能作用发挥的薄弱环节全力突破,进一步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升基层战斗力,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为吉林发展振兴服务。

    要做实派出所,把派出所置于基层基础建设重中之重的位置,进一步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完善机制、规范管理,提升基础防范、动态管控水平

    要围绕职能定位解决好“干什么”的问题,立足“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总目标,把派出所工作重心调整到治安防范、人口管理、信息收集、矛盾化解等基础防范管控、维护辖区秩序主业上来。严禁向派出所下达破案、打处指标,为派出所松绑减负。

    要围绕勤务机制解决好“怎么干”的问题,根据治安复杂程度和警力配备情况,推行队组制等派出所工作模式,把巡逻防范和社区警务作为派出所基本勤务方式,大力推行动态布警和弹性工作制,把更多的警力推向社区乡村,推向街头巷尾。

    要围绕警力下沉解决好 “谁来干”的问题,进一步优化警力资源配置,精简机关,充实基层,使派出所实有警力逐步达到所属县(市)公安局总警力的40%以上、城区公安分局总警力的50%以上。

    要围绕警务保障解决好 “拿什么干”的问题,建立与形势任务相适应的警务保障长效机制,确保派出所经费按时足额拨付;建立派出所民警优于机关和其他警种的奖金补贴长效机制,吸引更多的优秀民警扎根基层、建功立业。

    要围绕考核评价解决好 “干得怎么样”的问题,对派出所的所有考核全部纳入派出所等级评定,减少多头考核、重复考核,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和利益倾斜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派出所和民警工作的积极性。

    要做强专业队,以提高指挥调度、警情研判、侦查破案、防范管控等能力为核心,坚持专业化建警

    要加强专业力量建设,强化刑事技术、法医、信息网络、法律、外语等专业高、精、尖人才的引进培养,强化对各个专业岗位民警的技能培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要加强专业手段建设,提升刑事科学技术手段、网上技术手段等专业手段支撑实战的能力。要加强专业基础建设,推动刑侦、技侦、网安、治安等警种的实战基础业务实现更大的突破。要加强专业装备建设,提升指挥信通、刑事技术、应急处突、执法勤务、社会管理等警用装备水平,重点要配好基层一线实战所需装备。

    要推进信息化,牢固树立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健全完善基础信息支撑警情研判、警情研判引领警务实战的工作运行机制

    要推进基础信息采集应用,建立“采集即录入、录入即检查”等工作机制,重点推进采集实有人口、实有房屋等5个方面的基础信息。要推进信息系统联通应用,既要完善各类业务系统、平台功能,又要加强公安内部信息资源和社会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做到机制对接、平台对接、信息资源对接,实现信息流、业务流、管理流“三流融合”。要推进信息系统研判应用,加强对警情等基础信息的自动比对、动态分析,提高信息支撑决策、引领实战、指导防范的能力和水平。要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应用,重点抓好城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治安卡点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高速公路和国省干道“一抓拍”系统建设,并在分析研判、提供线索、固定证据等警务实战中广泛应用。要推进信息技战法总结应用,注重信息化技战法的提炼、创新和推广,加强在人口管理、治安防控、执法管理等基础工作方面的信息化应用,实现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实战化,形成全警信息化实战应用的浓厚氛围。

    (作者为吉林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