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陕西省西安市西航二中新生在上法制课。
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陕西不断深化“法律六进”工作
一家祖孙四代7口人,日常生活要靠93岁的老奶奶料理,日子过得可想而知。今年70岁的老赵住在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绳刘村,老赵与智障妻子常年瘫痪在床,老赵的儿子小赵在村里打零工,两个孙子正在上学,儿媳妇因为不堪忍受贫困和拖累,今年初离家出走,回了娘家。
近日,陕西省司法厅厅长路志强轻装简从,来到老赵的家。只见老赵家的米缸是空的,灶台上放着一小碗辣椒咸菜,桌上摆着几个干馒头,路志强脸色沉重,问一旁的村干部:“他媳妇的娘家在哪儿?带我去找她,我要和她聊聊,给她做做工作,讲讲法律。你们村里也要多想想办法帮帮他家。”
这是陕西省司法厅开展“化解矛盾纠纷,营造和谐环境”活动的一个场景。
“法律六进”在“三问三解”中落到实处
“没错,是得把他媳妇找回来,现在家里日子这么难,还得靠90多岁的老奶奶忙活。”围观的群众都在议论。
村干部说:“我们今天去找了,她出去了,没在娘家。”
“等他媳妇回来,你们告诉我,我要亲自见见她。这样的家庭更离不开她,她要承担起责任和义务。”路志强语重心长地对村干部和司法所工作人员说,“这也是一种人民调解和法律宣传,你们的工作一定要及时到位。”
听着路志强的话,小赵哭了,老奶奶也流下了眼泪。路志强掏出兜里所有的钱,放在小赵手上,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日子总会好起来的,相信政府,相信我们。”随行人员同时送上慰问金和米、面、油。临行前,路志强再三向工作人员叮嘱:“把这一家列为我的固定联系户,以后我每年至少来两次。”
“法制宣传要能够承载三秦大地的民心民意,才能真正达到效果。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除了进行法制宣传,还要在调解纠纷解决问题中深入推进法制宣传。所以,我们借力‘三问三解’活动平台,融入‘法律六进’的内容,使‘每一进’都能落到实处。”路志强对随行的《法制日报》记者说。
今年初,陕西省委开展“三问三解”活动,即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在这个大背景下,陕西省司法厅积极行动起来,9月初开展的“化解矛盾纠纷,营造和谐环境”活动正是“三问三解”活动第三个阶段的工作。
“化解矛盾纠纷,营造和谐环境”活动以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目标,以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为着力点,通过组织全省司法行政机关干部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到全省基层农村社区、企业厂矿、机关学校等单位,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帮助基层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法律进校园”提升法律学习能动性
9月4日下午3点,在西安市第七中学礼堂里,陕西省“法律进校园”暨“法治校园建设”活动正式启动。
“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法律,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青少年学习法律知识非常重要。做一个理性守法的公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在启动仪式上,第七中学学生代表小陈向全体同学发出学习法律的倡议。
“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是陕西省‘六五’普法的核心内容,也是‘三问三解’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陕西省司法厅负责人说,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多发,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多渠道引导青少年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据了解,陕西省把开学第一周定为“法律进校园”宣传周,陕西省各市(区、县)开展了“八个一”活动,即一场法制报告会、一节法制教育课、一堂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一台法制教育小节目、一份法制教育宣传页、一轮法制课教师培训、一次法制教育基地参观、一次校园周边法治环境调研及宣传,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希望通过宣传周活动,更加广泛地推进‘法律进校园’,引导和教育广大中学生提高学习法律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会依法行事、依法维权、依法表达诉求,做遵纪守法、阳光健康的好学生。”陕西省司法厅负责人说。
据悉,仅以西安市为例,在“法律进校园”宣传周活动中,西安市司法局向全市选聘了由法学专家、政法部门负责同志、法律工作者等组成的西安市普法讲师团,在全市各中小学开展了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制讲座。如雁塔区组织专职律师在电子城小学和科创路小学举办了以“学法守法,提高法律素养”为主题的法制教育课,律师用生动的案例为青少年诠释了学法守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教育青少年如何避免犯罪和不法侵害,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此外,陕西省各地不断创新法制宣传教育方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园法制文化活动。通过举行法制教育小节目演出,丰富校园法制宣传教育内容,寓教于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法的热情,取得良好的法制教育效果。
“法律进企业”打造法律服务“直通车”
在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大礼堂里,一场生动的法制课正在进行,来自陕西浩公律师事务所的王浩公律师在作法制报告。王浩公针对企业清欠、融资等问题,结合身边的案例,用通俗的语言进行了讲解,博得台下阵阵掌声。
今年4月,陕西省司法厅工作组在榆林市、铜川市、商洛市举办了多场类似的大规模法制报告会,把法律送进了企业。律师们分别就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合同签约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等,结合实践和法学理论进行专题报告,使广大企业家深受启发。通过开展法律咨询会、法制报告会,赠送法律书籍等活动,企业员工的法律知识进一步丰富,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为企业依法管理、依法治企奠定了基础。
今年4月27日,陕西省司法厅、省发改委、西安市司法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来到了西安国际港务区,考察调研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及西安华南城等项目。陕西省司法厅负责人表示,可以设立法律服务团工作室,由省司法厅派律师及公证员上门提供法律服务;待大型商场西安华南城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后,设立人民调解室,及时有效化解可能产生的各种纠纷。
据介绍,今年4月,陕西省司法厅开展了法律服务进企业专项活动,全省100多家企业及基层单位从中受益,受到企业员工和企业管理人员的欢迎。在企业里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打造了企业法律服务的“直通车”,同时也及时架起了政企关系的“连心桥”。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提高了企业员工的法律素质,增强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的理念,营造了企业依法经营的氛围。
据悉,“六五”普法以来,陕西省不断推进“法律六进”工作,法制宣传工作扩展到法律进军营、进监所、进网吧、进工地、进教堂、进景区等,打造了新的普法品牌。(文/图 记者 于呐洋 台建林)
·安徽:深化“法律六进”服务科学发展
·天津“法律六进”制度化实现法制宣传规范化
·山东:深化“法律六进”服务科学发展
·首都近千人参加法律六进法制宣传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