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各地经验

厦门:“海虹模式”让居民更幸福

2012-09-25 14:20:5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网 

    “生活在海虹社区,我们觉得特幸福。”近日,法制网记者在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海虹社区采访时,当地居民纷纷诉说生活在海虹社区的种种好处。

    居民的幸福感来自哪里?家住鼓浪湾小区的张兰荃老人说起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今年6月9日,张兰荃的老伴在家中不慎摔伤,无法行走,而她的儿女都在外地,正当她束手无策时,海虹社区的网格管理员吕小金恰好入户访察,得知情况后二话不说,立即召集另外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将老人送到医院。在老人住院期间,海虹社区还专门派人到医院帮忙护理。

    像张兰荃这样的空巢老人能在社区享受到如此无微不至的关怀,得益于海虹社区开展的网格化建设试点。海沧区是“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其所辖的海虹社区通过网格化管理,将管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位住户,覆盖到服务项目的每一个方面,形成了“责任网格化、平台信息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的社区服务管理新模式。

    海虹社区坐落于厦门市海沧湾,所辖面积约2平方公里,有21个住宅小区4800多户,其中常住人口1.5万人,流动人口3500余人。

    “原来的社区管理范围非常大,工作人员无论负责哪一块工作,都涉及到很多人,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海虹社区党委书记张静说,传统的业务分工的社区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居民服务的需求。

    为此,海虹社区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动态调整”的原则,以街巷、小区、楼栋为基础,以400户左右为标准,将社区划分成12个网格单元,每个网格中配备一名社区网格管理员和若干名助理员。同时,每4个网格配备一名民警,每个网格配备一名协警,负责收集信息和处理问题。

    “我们要求每个网格管理员每个月不少于10天入户,而且走访的对象不少于60户,重点对象是空巢老人、残疾人、低保户、等群体。网格管理员每天将巡查及解决问题的情况记入《民情日志》,定期汇总情况。”张静说, 社区还可以通过手机定位系统跟踪每一个管理员的去向,通过划分网格明确责任,实现了辖区服务管理定网定格全覆盖。

    网格管理员黄丹丹曾是社区的一名计生工作人员,社区网格化之后,她经过培训,由“一人一职”变“个人全能”,除了计生工作,还要负责网格内的综合治理、劳动保障、民政服务、人口管理、城市管理、环境卫生、文体娱乐等业务,落实日常性的信息收集、事件上报、协调处置、情况反馈等工作。

    “社区里的居民现在都知道,有事就找网格管理员。”黄丹丹告诉记者,网格化管理实现了社区管理和服务无缝对接,同时社区再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和人性化的服务,主动入户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将基层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记者了解到,实行网格化管理后,网格员对网格内的各类民意社情现问题了如指掌,第一时间发现问题隐患,第一时间进行协调处置,大大提高了辖区内救助、公共设施维修、纠纷调解等服务管理的效率。从海虹社区网格《民情日志》可以看到,自发现流浪老人到市救助站派车接走仅用了1小时,自发现污水管道破裂到市政公司派人修复用时不到3小时,自发现空巢老人杨印香病重卧床不起到社区医生上门就诊,时间不到15分钟。

    统计显示,今年1—7月,海虹社区及时为新进的1647名流动人员登记办证,办证率达到95%; 10起矛盾纠纷全部在网格或社区内部得到及时有效化解;治安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刑事发案数同比大幅下降;为40余名困难群众申请帮扶资金14万元,基本实现了 “小事调解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目标。

    “ ‘海虹模式’已成为厦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张新‘名片’,下一步我们要加速推广,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成效惠及更多的老百姓。”厦门市海沧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土墩说,希望以后能涌现出更多的“幸福海虹”。(记者 吴亚东)

[责任编辑:徐波]
相关报道

·厦门:让年轻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
·厦门市深化检察机关“四化”建设
·厦门法院坚持司法为民理念 推进司法公开不遗余力
·厦门市各级人民法院司法公开工作侧记
·厦门:“信访专业户”成调解能手
·福建厦门公安行政案8年“零败诉”

·福建厦门公安行政案8年“零败诉”
·“老赖”登门还债400万 厦门“@思鸣法槌”“敲”解执行难
·厦门法院坚持司法为民理念 推进司法公开不遗余力
·厦门中院:立案、审理、执行和监管全方位公开
·厦门思明区人民法院“量刑规范化”改革成效显著
·厦门同安道路交通法庭:交通事故处理程序一站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