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各地经验

广东惠州转变政府职能和创新社会管理齐头并进

2012-09-25 14:08:2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惠州日报 

    大刀阔斧推行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在全省率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实施企业登记注册审批制度改革,企业登记注册前置许可事项从原来的80项压缩至36项……

    近年来,惠州改革大动作频频,改革不仅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同时创新社会管理,激活民间活力,让广大老百姓切切实实尝到了改革的甜头。

    企业登记注册前置许可事项从80项压缩至36项

    7月10日下午5时许,去年大学毕业的“80后”创业者王朔领到了“零首期”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他说:“非常激动,不需要缴付注册资金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创业信心更足了。”

    今年以来,惠州市实施多项企业登记注册审批制度改革。在审批环节上,企业登记注册前置许可事项从原来的80项压缩至36项,减幅达到54%;前置行政许可时限从原来的平均法定时限26个工作日压缩至3.9天,压缩幅度达到85%,一般经营类项目企业登记注册只需2个工作日即可办结,提速60%。企业登记注册实现了全流程的全面提速。

    王朔告诉《惠州日报》记者,自己和亲戚合伙注册了惠州市中穗贸易有限公司,注册资金是60万元。按照《公司法》规定,企业注册必须至少缴付20%的注册资金,也就是说他们注册时必须先缴付12万元。“这对很多创业者来说,都是笔不小的数目。”王朔如是说。

    市工商局登记注册科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惠州是全省唯一开展公司注册资本改革试点城市,许多创新举措备受社会关注,试行注册资本“零首期”是关注点之一。也就是说,新成立的公司,申请人提出申请,可在全市范围内试行除一人有限公司以外的所有公司设立时首期实际出资为零。

    1天办到“零首期”、“两分离”工商营业执照

    王朔说,他和亲戚合伙要开的公司主要从事大米加工。他通过咨询了解到,该类公司需办理好《食品生产许可证》和《食品流通经营许可证》后,才能办理工商营业执照。而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最快也需要40个工作日,而且还要跑多个部门。而实行“零首期”和“两分离”后,他提出办理申请一周后就拿到了营业执照。

    市工商局登记注册科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实行改革后,工商部门受理企业登记注册申请时,不再把经营项目许可作为企业主体资格登记的前置条件,企业只要提交相关材料,1个工作日内就能办到“零首期”、“两分离”工商营业执照。而改革前,涉及前置审批的经营项目在公司登记前就要依法办理批准手续,才可以向工商部门申请办理营业执照。改革后申请人申请的经营范围涉及前置审批许可,而暂未取得批准的,也可以向工商部门申办营业执照,由工商部门先给予企业主体资格,由企业按有关规定另行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经营许可,获得经营资格。

    前置并联审批时限压缩至平均3.9个工作日

    今年6月26日,市网上注册易服务平台投入试运行。据市发改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注册易平台除了设置常规办事指南和在线咨询外,针对企业登记注册并联审批咨询难的问题以及行政服务中心职能转变的需要,注册易平台按照一次性告知的义务要求,开发了综合告知功能。

    该负责人说,针对企业登记注册并联审批涉及部门多、耗时长的特点,通过技术创新,注册易平台率先实现了流程自助服务功能,该功能可根据申请人的实际需要,为其动态生成专属的审批流程,真正实现“一企一流程”的贴身服务。基于贴身流程服务,行政中心按照“一家受理、抄告相关”的要求发起并联审批,为确保并联审批运转高效,各项前置并联审批工作时限从法定的平均26个工作日压缩至平均3.9个工作日。

    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可直接登记

    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的同时,惠州市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也实现重大突破。

    “过去,我们这个组织一直都没个‘合法身份’。”市阳光公益联盟发起人廖志明说,他们早已有注册成为社会组织的愿望,其他条件都符合了,唯独没有找到主管部门。因为经常要参与户外救援,危险系数比较大,不少单位都不愿做他们的主管部门。

    “现在我们可以直接登记了。”廖志明开心地说,“注册之后,我们就是一个合法组织,就可以与政府或者企业合作开展公益活动,就能更好地提供公益服务。”

    过去,登记成为社会组织要先找个“婆家”作为业务主管单位,这个规定备受诟病,不少组织因找不到挂靠单位而被挡在“领证”门外。“双重管理、高门槛”是社会组织发展的两道屏障。去年,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打破了这个禁锢,明确提出要放宽准入门槛,简化登记程序。其中,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可直接登记。

    市社会组织管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放宽准入门槛,除了降低对社会组织的人数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不再要求社会组织有业务主管单位。

    对社区社会组织和不符合登记条件的社会组织,只要在登记机关备案,即享有开展活动的“合法”身份,可以待条件成熟后再登记。

    社区约请市、区部门现场办公解决问题29个

    “我们这些靠路边的住户,感觉像是住在马路上一样!”近期,在惠城区桥东街道东湖社区现场办公会上,住户杨丽芬反映,金山大桥建成后,交通方便了,但噪音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新问题。“小孩子晚上休息不好,影响学业;我们年轻人白天要上班,晚上却没法入睡,很难受。”

    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回应:为受噪音影响较大的东湖花园4号小区东面、5号小区西面的住户安装隔音玻璃,由政府给予一定补贴,业主可按个人意愿选择是否安装隔音玻璃;加强金山大桥东平下沉式隧道道路两旁的绿化隔音措施。在交通管理方面,设置区段测速或者电子眼;并以限速60公里/小时作为金山大桥东平下沉式隧道车速标准;进一步加大对超速超载车辆的处罚力度;在晚上11时至凌晨6时适当限速限载。

    这是社区约请制度执行以来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的一个缩影。至今,全市社区约请市、区部门现场办公会已成功举办18场,共为基层有效解决问题29个。

    惠州市今年拟花近2000万元购买23项服务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是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体系的重大举措,对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等具有重大意义。今年,市发改、财政、人社、体育、农业等15个市直部门计划购买23项服务项目,涉及文化、体育、社会保障、服务“三农”、项目评审、绩效评价、审计服务等多个类别,预算金额达1936万元。

    据悉,今年惠州市制订了《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工作方案》、《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目录 (第一批)》、《2012年度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项目实施计划》,并于8月起实施。根据《方案》,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及国家安全、保密事项以及司法审判、行政决策、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行政强制等事项外,社会公共服务与管理事项(如养老助残、社会救济、行业规划、社会审计与资产评估等)和履行职责所需要的服务事项(如法律服务、课题研究、政策调研、会务服务等)原则上应通过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逐步转由社会组织承担。

    公共资源交易彻底实现“管办分离”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今年6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从此市级土地与矿产出让、工程交易、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公共资源都必须进入中心统一集中交易。惠州市在全省率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公共资源交易实现了彻底的“管办分离”,避免行政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这标志着惠州市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走进该中心办事大厅,4个部门、19个窗口一字排开,为市民和企业办理各项业务,“电子眼”对准每个办事窗口,市纪委监察局通过电子监察系统,可以对每个窗口实行全程监控,确保办事公开透明。

    记者获悉,截至9月中旬,短短的2个多月时间,该中心共受理交易项目422个,交易金额为30.2亿元,完成交易项目328个,成交总额22.13亿元,为财政增收节支8925万元。

    (统筹 记者陈河清 采写 记者黄晓娜 郑国瑞 周 觅 陈河清 通讯员陈远扬 王国荣)

[责任编辑:徐波]
相关报道

·惠州:善改革者创新体制机制探路普惠民生
·惠州大亚湾开发区拟建应急救援基地
·广东惠州:以百姓幸福感为纲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广东惠州手机版网上办事大厅试运行
·广东惠州打造法律服务新模式
·广东惠州推广“全科医生团队上门服务”

·广东惠州推广“全科医生团队上门服务”
·惠州打破户籍限制 外地老年人持卡可免费坐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