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广东

广东创建农村基层组织经费保障长效机制

2012-09-25 10:22:0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日报 

    完善监管,着眼“持久性”

    投入与监管,是辩证的统一。没有投入的监管,只是空中楼阁;没有监管的投入,肯定难以持久。“会花钱,不算本事;花好钱,才是能耐。”从事基层工作多年,揭阳市委组织部邱海宏科长深有体会。

    “上面千条线,村社一根针。”面对成千上万个村级组织“细胞”,要建立经费保障长效机制,“花好钱”尤其重要。具体而言,“花好钱”,就是“规范管财,有效用财”。

    “规范管财”,重在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加强监督,村级组织经费使用实行民主决策。

    对于基层组织保障经费,广东财政部门制定规章,明确经费使用方法,监督资金支出程序。惠州市江北街道三新村实行“三个统一”——统一软件、统一标准、统一记账。村委会设立村结算中心,下属10个村民小组统一配备记账电脑,规定统一报账日和记账日。

    “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资金在网络上监管”,有力地促进了三新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预计,今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可增加80万元。

    “有效用财”,即“好钢用在刀刃上”。村干部每月补贴直接进个人银行卡,发得快、投得准、用得好,建立“激励型”保障。

    各地开动脑筋,因地制宜,利用财政保障“杠杆”,创建多种激励模式。梅州市有“业绩考核兑现”,河源市有“互动脱贫责任”,惠州市有“转移就业奖励”,廉江市有“社会治安挂钩”……

    “以前当村干部,年轻时原地踏步,老了无着落;现在,年轻有奔头,老了有依靠!”肇庆市地豆镇三桂村原党支部书记曾东生感叹。他11年前因老离任,去年从信用社领到补贴存折。拿到生活补贴卡,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统筹兼顾,使用合理,管理规范。”广东省市县镇“四级联动”,统筹各级财政补助资金,调动基层组织干部积极性,让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广宁县寺湾村党支部副书记陈作明,当了十几年村干部,因为经费保障不足,工作举步维艰,一度心灰意懒,产生离任念头。如今工作经费有保障,他重新看到了希望:“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基层干部,我一定干出点名堂!”

    “我们经常下乡抽查,至今没有发现补贴不到位的现象。”惠东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冯仕杰告诉记者:“全县1000多个村干部,每月补贴,按时发放,不准拖延。”

    “能者有出路,在职有提高,离岗有保障。”尽管完善基层组织经费保障机制,还有不少障碍需要突破,还有法律法规需要健全,但是,广东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开始显出组织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今年上半年,广东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加速。粤东、粤西、粤北等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比全省高7.7个、2.2个和3.1个百分点。广东东、西两翼地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分别高于全省4.6个和7.7个百分点。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先行一步,自觉投入,夯实基础,广东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焕发生机,一年一个新台阶。(记者 刘泰山)

[责任编辑:徐波]
相关报道

·海南:努力开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新局面
·全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先进典型在北京交流经验
·山东诸城创新社区化农村基层社会管理
·广东省五年查处一万余名违纪违法农村基层党员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