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某村民建房时一名建筑小工在三楼高的脚手架上作业时失足摔落,一个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有村民说:“小工失足落下,可能是作业时分心,也可能是走动时不慎滑倒。但不管怎么说,如果脚手架不是简单地搭几根毛竹,而是像城里建房那样铺起防护垫,拉起安全防护网,他至少不会直接摔到地上,也就不会酿成这样的悲剧。”
事实上,这名小工的命运绝非个例。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建房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据统计,一个农村乡镇或集镇平均每年建筑楼房200栋以上。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民建房引发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给农民朋友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小的影响和损失。
造成农民建房安全隐患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施工安全意识淡薄。房主、承包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承包人、施工人员普遍没有从业资格和专业技能;二是省成本,安全设施不肯投入。由于时下农村建筑市场竞争激烈,“泥水师傅”为了承揽业务,相互压价,为节约成本,他们不得不牺牲施工安全设备投入,聘用毫无经验却十分廉价的建筑小工做帮手,使得农村建房危机四伏;三是因质量不达标,增加危险因素。农村自建房的质量问题,村民们大多能把好关,毕竟自家人要生活在里面,但是多数村民对于建房时的安全问题却置若罔闻。
据此,笔者建议有关部门:一要提高农民建房安全意识。为了建房,农民可能要花上数年的积蓄,甚至是一代或两代人的血汗钱,有的还不惜负债建房。因此,我们要帮助农民构筑“安心房”,经常向农民群众宣传建房安全知识。二是要逐步规范建筑管理市场,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对农民建筑队伍和个体泥水匠的资质管理和从业培训,定期为他们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把好从业人员的准入关,从人员素质上确保农民建房时的安全。做到安全意识常有、安全措施常抓,安全设备常配,安全上岗平安。三是要强化安全监管,各乡镇街区都有安全监察机构,尽管可能存在人员配备不足等问题,但安全无小事,对于建筑安全,相关部门要履行好职责,做到尽心尽力。(杨振华 高春奇 陈自力)
·江西提出加大治安管控保障公共安全
·格尔木深化安全生产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校园公共安全与自我保护”科普知识进学校
·评"城市病"频发:把公共安全摆上城市发展的战略地位
·评城市公共安全服务:城市公共安全亟待加大协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