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争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为目标,近年来,铜陵市把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向基层,努力把铜陵建成全省、全国最稳定的城市之一。
实施六项行动计划,优化实有人口管理。铜陵市通过实施实有人口、实有房屋“两实全覆盖计划”,完成了全市实有人口、流动人口、重点人群以及房屋、场所、组织、网络等情况的底数摸清和登记录入,构建包括实有人口和实有房屋管理、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等六大信息化管理平台。此外,通过实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牵手计划”,按照“以业管人是基础、以房管人是抓手、以证管人是平台”的思路,通过“办证即享受服务”,在全市实行以居住证为核心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证通”制度。通过建设集食宿、教育、培训、救助等职能为一体的“阳光中途之家”安置重点帮教对象,铜陵市还实施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的“新生计划”,推动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专业化。同时,对闲散青少年实施“关护计划”,建立起针对不在学、留守未成年人、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和农民工子女的就学救助和帮扶制度,并开展青少年违法及轻罪记录消除工作。
在硬件保障方面,铜陵市建设三项监控系统,健全社会面防控体系。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投资7650万元建设视频监控、情报信息研判、智能交通管理、指挥调度“四大系统”和城市地理信息、数据交换与共享“两大平台”。同时,通过开展“平安E家”电话报警系统建设、出租车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等,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目前,全市已基本建成三级监控中心27个、二级监控中心7个、一级监控中心2个,初步实现了全省一流、全国先进的目标;全市所有出租车均安装了GPS设备,提供安全监控、出租车调度、后台数据汇总、实时路况、信息发布、城市应急指挥、城市“一卡通”七大功能的优质服务,同时为社会治安管理提供了直接依据。此后又全面推行了乘客“叫车”服务,实现了安全与便民的“双赢”。2011年4月,出租车技防等信号成功接入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融入“平安铜陵”、“数字铜陵”建设大平台,有效解决了出租车在动态环境下遇到的纠纷调处和犯罪预防、处置问题。全市出租车运营水平总体处于全省运管系统领先地位。此外,全市目前已安装“平安E家”报警电话9000多部,有效预防了一些治安案件的发生。
在应急管理方面,铜陵市还完善三项工作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一是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机制。切实增强信息透明度,把握舆论主动权。如在每一次的雨雪天气灾害处置中,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和手机短信、电话等方式滚动预报,及时提供气象资料,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各方落实好防范措施。报纸、电视等主流媒体积极宣传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宣传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奋起抗灾的典型事迹。在处置较大的突发事件中,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应急处置进展情况,提高主动引导和把握舆论的能力。二是社会动员机制。在认真总结2008年抗雪救灾经验的基础上,铜陵市基本形成了各部门联动、机关干部和党员干部参加、社区居民参与的社会动员机制。如在应对雨雪天气等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采取领导分片包干、包保负责等措施,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在防范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调查评估机制。从2008年开始,市政府应急办每年初都组织相关部门,对突发事件进行总结评估,对下年度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并提出防范的重点和工作措施。从2011年2月开始,按照突发事件四大类别,按月统计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发生起数、伤亡人数、经济损失等情况,据实强化相应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