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开柱
近年来,罗平县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不断探索推进基层党建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办法,积极构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取得了实效,开创了党建强起来、组织活起来、人心聚起来、发展快起来的生动局面。
构建优化党员干部作风机制,激发干事创造力。县委在全县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以“查思想,比党性修养、人生追求;查学习,比勤学善学、学以致用;查履职,比工作落实、业绩一流;查纪律,比遵章守纪、清正廉洁;查作风,比求真务实、苦干实干”为主要内容的“五查五比”活动,确定新标杆,树立高境界。同时,开展“治满转观念、治浮正风气、治散严纪律、治懒增效率、治庸提能力”专项整治,严肃问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行为,全县比、学、赶、超蔚然成风。
构建党建服务科学发展机制,凝聚发展新动力。县委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三大重点,在全县党组织和党员中大力开展“三项行动”,推动“跨越发展先锋行动”,促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融入发展、服务发展、推动发展。通过开展“产业提升行动”,推进区域性新兴能源基地、生物资源加工出口基地、石文化产业基地、商贸物流基地、国际国内知名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和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五地一城”建设,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旅游品牌化建设水平。通过开展“民生改善行动”,推动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推进,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和以“组织领富、党员带富、干部帮富”为主要内容的创业致富工程,实施饮水安全、道路畅通、农村能源、社会保障、生态创优、新村庄新社区建设、石漠化治理、中小学危房改造、文化繁荣、农村信息、农民健康等惠民工程,解决了一批民生难题。
构建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提高干群向心力。县委把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要求各级党组织自觉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上来,深入实际知民情、深入基层解民忧、深入群众暖民心。围绕“干部受教育、作风有改进、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社会更和谐”目标,研究建立“三同五帮”工作制度,同时建立领导蹲点联户、部门挂村联户、干部驻村联户、先锋队员联户、服务站(点)联户、建卡立账联户的“六联户”制度,确定4870名县乡机关干部为“三同五帮”责任人,直接联系群众,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基层和群众找准经济发展路子、帮助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帮助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帮助建强党的基层组织。
构建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机制,增加组织影响力。县委探索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拓宽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科学发展渠道,以“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人民群众”为主题,围绕“党委建先锋、支部创先锋、党员争先锋”的思路,在全县各领域党组织全面推广创建“共产党员服务先锋站”和“共产党员服务先锋队”。根据行业特点和群众需要,依托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活动阵地、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及村(社区)农民服务代办点等,在农村、社区、机关、国有企业、非公企业和事业单位,分别创建为民服务先锋站、和谐卫士先锋站、效能服务先锋站、技能标兵先锋站、兴业强企先锋站、文明模范先锋站、教育园丁先锋站、健康卫士先锋站等;结合实际对先锋站再对位细化,建立引领学习、科技推广、产业发展、创业发展、矛盾调处、法律服务、文明模范、安全生产、诚信经营等先锋队。
构建党建工作责任落实机制,强化工作推动力。建立和完善县委、基层党委、党总支(支部)“三级联动”责任体系,实行分层管理、分工负责、分级落实,量化、细化、硬化党建工作内容,落实“书记抓、抓书记”一把手责任,强化各级党组织帮扶联建,统筹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在项目化建设上,把党建工作项目分为创新探索型项目、典型示范型项目和制度推广型项目,针对不同领域特点,分类指导抓立项,推进项目建设,打造党建精品,带动面上工作;在规范化建设上,按领域分类制定具体的建设标准,形成全县统一的规范版本,抓好党支部组织设置、规章制度、办公场所等“十个规范化”建设;在信息化建设上,利用“短信党课”手机平台,开展党员短信教育,促进党员教育培训即时化、经常化和便捷化,推行“网络办公+服务代理”模式,建立网上党支部、网络课堂、网络工作室和网上为民服务站;在示范化建设上,打造“一区两带三片”党建示范群,即县城所在地中心党建示范区,旅游经济和工业经济党建示范带,观光农业、民族文化、新农村建设党建示范片,分行业、分类别、分层次培育树立一批基层党建先进典型;在品牌化建设上,通过组织设置、党员素质、党建载体、党建阵地、党建制度“五个升级”,引导党建工作推陈出新,打造一批党建品牌。
(作者:罗平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