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综治述评

城市管理更是让人民管城市

2012-09-24 14:26:0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流动商贩占道摆摊,城管人员围追堵截,成为一些城市的另类风景。城市管理难题如何破解?城市与人如何达到和谐?近两年来,泉城济南积极寻求破解之道,转变城市管理理念,探索城市管理规律,创新城市管理方法,创造了城市管理的“济南模式”,先后有70多个城市慕名前往学习考察(9月23日《人民日报》)。

    对于很多人来说,在地方政府的执法队伍中,城管的形象毫无疑问要排在末位。因城管执法所造成的暴力冲突屡屡见诸媒体,以致在一些人的印象中,城管就是城市暴力的代名词,尽管发生暴力冲突的责任未必都在城管,但显然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很多城市也在想方设法寻求解决矛盾办法,但往往还只是局限于执法形式上的变动,既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也没有在观念上进行突破。而济南城管所创造城市管理的“济南模式”,却是从根本上将城管执法理念从“为城市管理人民”到“为人民管理城市”的转变,再到“让人民管城市”的提升,不仅让城管的形象得到重塑,也使得城市的管理始终建立在和谐的氛围之中,非常值得其他城市学习和借鉴。

    在城市的执法队伍中,作为行政执法的城管虽然权力宽泛,无所不管,但执法对象大多是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特别是对小商小贩的管理和执法,一方是为了生计,一方是为了城市的整洁有序,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会形成对立,而一旦发生矛盾冲突,市民又往往不假思索地站在弱势一边,指责城管粗暴执法,而城管往往又把冲突的责任归咎于商贩的素质低下,不服从管理。对于如何将城市管理与流动商贩生计有机和谐的统一,尽管各地“怪招”频出,有在提高城管素质方面入手招聘大学本科生的,有动用美女城管“温柔执法”的,日前还有媒体报道某地采用城管围观商贩“目光执法”的。尽管这些措施减少了矛盾冲突,但执法效果并不明显,执法者与被执法者之间矛盾的对立依然存在。

    相比之下,济南城管却是从执法理念上着手,不但把“为人民管理城市”真正付诸于实践,更可贵的是把“执法,管理与服务”颠倒过来,把工作的70%用于服务,把20%用于管理,只用10%来执法解决问题,化堵为疏,不仅率先创造性的在济南全市为瓜农编制“西瓜地图”,有效解决了瓜农卖瓜难的问题,方便了市民,使得城市卫生状况得到保障,还相继推出便民自行车地图、便民报摊地图、公厕地图、百个周末蔬菜临时直销点地图等。眼下,便民早餐地图、便民摊点群地图,甚至渣土倾倒地图、扬尘地图等也在编制和完善中。这种“百市图”,让流动商贩有了“栖息”谋生之地,同时,通过这种服务不但化解了城管与商贩的矛盾,更创造了城市管理的和谐。

    从“济南模式”中,我们看到济南城管对城市的管理,始终把服务放在首位,无论是对流动商贩,渣土车,道路卫生清洁甚至清理化粪池,很多细节问题也考虑得非常周到,特别是他们把“为人民管理城市”提升到“让人民管城市”的层次,更应看作是我们城市和谐管理的一种发展趋势,城管把服务作为解决城市各种“疑难杂症”的主线,把城市的管理交给市民,表面看起来城管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但实际上城管的价值在各项服务中体现得更加厚重,不仅找准了城管在城市中的角色定位,为城市管理探明了方向,应当说也是“济南模式”的精髓所在。

    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更多考验的是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对于城市里乱摆摊设点、占道经营、乱倒垃圾、乱贴小广告等不文明或轻微违法现象的治理,仅靠冷冰冰的执法更容易造成矛盾冲突。从“济南模式”中我们没有看到他们“严肃”的执法,而更多的是看到他们通过服务解决了许多在其他地方通过强制执法都未必能解决的问题,这种通过服务来解决城市管理问题的方式,不仅比强制执法更让人信服,比“温柔执法”更让人温暖,也比“目光执法”更让人理解。(朱永华)

[责任编辑:徐波]
相关报道

·大连“365市民大楼”创新城市管理
·宜昌“网格化管理”是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样本
·郑州:“网格化”让城市管理无“盲区”
·评上海市一派出所发布乞讨排行榜:考验城市管理雅量
·城市管理的终极目标:安全 人性 便利
·北京东城公示城市管理考核 北京站管委会“垫底”

·北京东城公示城市管理考核 北京站管委会“垫底”
·最美女警的城市管理之美
·湖南常德“法治武陵”破解城市管理难题
·天津滨海新区执法局:提升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水平
·“智慧企业”因“智慧城市”而动 静安区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