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综治述评

全国政协常委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谈社会管理创新

2012-09-24 13:45:1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网 

    [主持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顺应社会快速变革的社会管理体制,管理理念又应该如何去确立呢?

    [李君如]:管理理念最重要的就是我们从社会学来讲,原来是统治性的,现在是治理性的理念。治理性的理念是首先让公民享受到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同时,政府为大家提供信息,提供服务的条件,包括购买服务,提供经费。

    [主持人]: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发挥各类社会主体的作用,如何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以促进社会管理主体多样化,社会公共政策公平化和社会参与方式多样化呢?如何实现这三样呢?

    [李君如]:我要澄清一个问题,讲社会管理,中国人的社会管理好象是广义的社会管理,就是把经济、政治、文化都归到社会管理里,社会有广义的,有狭义的,我们探讨的社会管理是狭义的。所以狭义的社会管理是什么呢?就是和政府的行政管理和企业的经济管理不同的另一类管理,国际上叫做“第三类管理”,因此不是非公有制经济来管理社会,是属于经济管理,范畴不一样,政府提供行政管理。企业,无论是共有的还是非公有的,是进行经济管理,企业要按照经济规律来运作。我们讲的社会,小社会意义上的社区、社会组织,公共场所的,这是社会管理,既不是政府行政管理,也不是企业的经营管理的一类管理,这类管理就是要公共参与。

    在社区,因为企事业单位也承担很多职能,也要参与进去,过去就是企事业单位承担了过多的社会管理职能,改革以后,要归到经济管理,而不是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我强调社区、社会组织和其他志愿者的中介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政府提供条件。更重要的是公众参与,公众在其中发挥作用。举一个例子,北京每天晚上在居民区附近的广场进行的各类活动很多,组织者是社区,是老百姓,不是政府。如果政府来组织还不能组织得这么好,就是社区老百姓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才得这么好。每天晚上我都很感慨,这就是公共参与,能够把人们的日常生活活跃起来,新的房子,不像过去的四合院,里弄能相互串门,现在的广场文化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交场合,老百姓可以做到,这就是一个例子,社会行动公共参与。经济组织,纳入企业内部管理,要帮助和提供经费赞助社会组织,这也非常好,但是不能用企业的经济管理办法拿到社区进行社会管理。

    [主持人]:当今时代,网络成为推动政府改革的重要力量,微博等新媒体已经成为了社会管理等诸多领域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如何进一步加强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呢?

    [李君如]:这是一个新问题。第一点,我们应该认识到,互联网的出现,信息化的推进,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互联网也好,信息化也好,我们要抱着欢迎的态度,不要抱着排斥的态度。我认为任何人阻断不了这种新事物、新潮流的发展,我认为这是一个好事,不要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进行排斥。我们人类的文明过程当中,最初信息产业就是很原始的,就是口口相传,是很简单的,传播范围很有限,后来又了传统媒体,比如报纸,一张纸可以传播开来,或者一个通知,无论是横向的报纸还是纵向的通知,都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进步。广播,比报纸发展得更好,后来又了电视,比广播更好,不仅听到信息,还能看到影像。互联网出现以后,是一种扁平式、快捷的传播形式,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大进步。我们对这种信息传递方式要鼓掌,要欢迎,要支持。

    另外,我们要看到,这种扁平式的,快捷的信息传递方式带来了一些问题,有害信息也可以借助这个平台进行传播。就我本人来讲,我1995年在美国英特尔公司注意到这个问题,我提出过,有害信息借助这个平台传播怎么办?因为这个刚刚出来的新事物,大家都认为没有问题。现在大家都认为有问题了。当大家感觉没有问题的时候,我说可能有问题,大家认为有问题的时候,我认为应该欢迎。关键不是有没有问题,而是要学会在这个社会空间里生存发展,要学会在这个社会空间里管理好自己,管理好社会,这是我们长知识、长本领的重要空间和环境。

    对于互联网的管理,我的想法也是要让公众参与,让老百姓共同研究怎么管理。因为互联网信息的传递是直接受惠于老百姓的,有害的信息,虚假信息会带来很多伤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不是管理者,管理部门和老百姓对抗的局面,而是公众参与,大家一起来商量。这里包括上网的网民要自律,网民制定一个乡规民约一样的规范,谁违背了应该怎么处理。这是自我的管理,同时,我们呼吁政府部门及时提供正确的信息。很多谣言止于智者,如果都保密,有害信息大家就可能相信了。所以,网民要自律,政府要透明,总的来讲,对于互联网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可以找到一个办法,一旦成熟,可以立法,没有成熟以前,让大家参与,一起商量,怎么样加强网络的管理。

    [主持人]:中产阶级的崛起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坚实的基础,缺失中产阶层,就意味着缺失在执政的基础。您如何看待当今中国社会中产阶层的崛起,及其对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意义呢?

    [李君如]:这是西方社会学、政治学的一个理论,“中产阶层”是一个翻译问题,准确来说应该是“中等收入阶层”,中产阶级在中国很多人反映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和中产阶级曾经是一个词,现在大家比较讲究规范了,我认为还是应该讲“中等收入阶层”,不要和政治上的阶级混同起来,这是一个概念问题。西方的政治学、社会学认为,中等收入阶层越多,社会就越稳定。这个理论,有它的一定的道理,因为中等收入阶层,基本需求得到保障以后,他的社会诉求,政治诉求就能够得到克制,有利于社会稳定。这种理论要慎重,为什么呢?因为,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广大的工农群众是我们的基础,如果把他们看作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是说不通的。

    [李君如]:因此,用西方的政治学、社会学理论的时候,不要忘记党的基本理论,就是我们广大的工人农民是我们稳定的基础。因此,还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尤其是为社会底层的基层群众服务,同时,让他们提升生活水平,让他们成为中等收入阶层,中等收入阶层越多越好,我不是用这个理论排斥那个理论,而是要能够找到一个适合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稳定理论。

    [主持人]:最后想请李校长谈一谈我国当前在各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哪些经验和成绩是值得我们肯定和进行下一步推进的?下一步创新的突破点在哪些地方?

    [李君如]:有很多经验值得肯定。现在很多地方转变干部作风,规定干部用一定的时间到群众中去,尤其到贫苦的山区群众中去,同吃同住同劳动,加强群众工作。这是一个很好的经验。我们有的地方加强协商民主,像民主恳谈会、居民议事会,让老百姓参与社会管理,我认为这个方式也非常有前途。有的地方,有完善的社区的组织,特别是自我治理功能和自我服务功能得到了完善。这些经验很值得推荐。有些地方很重视社会组织,发挥社会组织,特别是发挥志愿者的作用,比如在汶川地震的时候,志愿者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个经验也值得推广。

    [李君如]:我们成功的经验很多,需要突破的也很多,比如说社区,自我服务功能在不断完善,自我治理功能还欠缺。居民委员会也好,社区物业委员会也好,怎么能够以主人翁的态度管理社会组织和社区,这是需要研究的。社会组织发展很快,社会组织的作用怎么发挥?社会组织是双重领导的制度,有挂靠单位,有民政部,将来是否可以不需要挂靠单位。或者规定一下,政治类的需要挂靠单位,其他教育、民生类的都不需要挂靠单位,这是需要研究的。比如讲服务型政府究竟是什么样的政府?政府购买服务怎么来实现?这是要解决的问题。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比如说居民委员会很累,为什么?自我治理、自我服务的活很多,政府又下达了很多工作,比如计划生育、维稳工作。什么事情该居委会做,哪些事情不该居委会做,居委会如果要承担政府的工作任务的话,有没有一个制度,比如评议机构,既然居委会承担政府的工作,政府需不需要给他钱?经费怎么办?这些都是我们研究的问题,是突破的难点。总体来讲,我们要做一件事情,就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创新中做出好文章、大文章。(朱书缘)

[责任编辑: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