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综治述评

全国政协常委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谈社会管理创新

2012-09-24 13:45:1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9月21日电 (记者朱书缘)20日下午,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做客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与人民网联合主办的“聚焦十八大·改革与民生”名家访谈,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以下为实录全文。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收看今天的人民网视频访谈。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提高干部群众的理论知识水平,用正确的思想武装自己,更好地理解中央的各项部署,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与人民网联合主办了“聚焦十大,改革与民生”名家访谈系列。系列访谈的首期节目,我们荣幸邀请到了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欢迎李校长。

    [李君如]:各位网友,下午好。

    [主持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判断国内外形势,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关系人民群众福祉与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长治久安,从2011年初提出至今,在理念和实现中具有突破,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我们如何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呢?

    [李君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首先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有一个总体的布局,最初我们讲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布局。到十六大以后,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来,要把它拓展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布局。我们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是推进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这是一条意义。

    从当前我们所肩负的使命来讲,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紧迫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会用二十年时间,在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那时候到现在为止,12年过去了,还剩下8年时间。这8年时间里,怎么能够建成全面小康呢?这就是我们当前上上下下各项工作的一个中心任务。全面小康里面除了经济要发展,教育科技要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社会要和谐。我们都知道,这个目标关系到全面小康到底能不能实现的基本指标。所以,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提出来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就是把我们最后这8年要干好,能够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全面发展,社会建设、人民生活也能够全面推进。

    另外,加强创新社会管理也是化解当今各种社会矛盾,使社会能够形成一个活跃而有序的社会秩序所必须的。改革开放以来有一个很大的成就,就是把社会搞活了。原来是一个死气沉沉的社会,缺乏生机和活力,现在把生机和活力激发出来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因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激发出来了,生产力发展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也正因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激发出来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变化,特别是社会分层加剧,社会矛盾也增多了。最近几年,群体性事件接二连三发生,国际上的各种事件也影响了我们的社会稳定。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样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形成这个社会既有活力,又有序的一个格局。所以,党中央提出来,要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既是一个持久战,又是一个攻坚战。攻坚战是当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这件事情,我认为不仅仅对于长远发展,而且对于眼前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应该上下同心,齐心协力做好这个工作。

[责任编辑: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