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综治述评

长假考验政府公共服务

2012-09-24 11:08:3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中秋、国庆将至,人们在欢呼八天休闲时光到来的同时,也有担忧。长假期间公共服务的不足将带来生活的不便:一方面,更多的人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去办理平常上班时间没法办理的事务,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公共服务的供给方——政府部门也一同放假,公共服务的供给反而少于平常。这一对矛盾,使得长假期间公共服务不足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公共服务的不足平常就存在,只是长假像一面放大镜,将其集中暴露。比如,公共服务部门上下班时间与其他机构基本一致,人们在正常工作日去公共部门办事,很多时候需要请假。

    这种现象映射出的,是一些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部门没有真正树立“服务”理念。与一般消费品不同,公共服务都具有公共品或准公共品性质,处于垄断地位,无法由市场来替代。政府是公共资源的守护者和公共利益的代言人,提供社会正常运行所需的基本公共品,既是政府职能,更是政府责任。考量政府的政绩,主要的尺度之一就是公共服务的状况。

    历经多年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水平有了较大提升,政府管理实现由经济建设为重心向公共服务为重心转移的时机已趋成熟。要完成这个转型,需要政府重新考量政府与政府、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个人的关系。

    当然,这样的调整并非一日之功。一切有效的公共服务运转和良好的服务质量并不是随便或偶然获得,它们无一不是建立在清晰的国家管理哲学上面,因为公共服务实践源于对人的关怀。

    “以人为本”是服务型政府的圭臬,是政府管理的合法性要求,也是公共行政存在及使命的必然注解。人本精神是社会本位理念的灵魂。而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回应公民要求、倾听公民呼声、方便公民选择、鼓励公民参与、部门绩效评价以公民为主体。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将提供“公共服务”作为政府职能之一。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方向。这个概念和目标的明确提出,标志着我国行政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政府管理发展中一个重要转折的来临。

    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建设“服务型政府”,成果如何,长假就是一场考试。

[责任编辑:徐波]
相关报道

·国庆长假高速公路或现井喷 湖北交管部门积极应对
·青海:国庆中秋长假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免费通行
·银川火车站迎来开斋节小长假客流高峰
·公安民警坚守岗位 小长假公共场所秩序井然
·火车站迎来清明节小长假前的首个客流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