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嘉峪关

嘉峪关:实践中探索出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2012-09-24 10:40:0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甘肃日报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社会管理领域的重要改革。近年来,嘉峪关市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点的社会管理模式,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推进社会管理社会化的新路子,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地企联动、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社会管理过程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的过程,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解决民生问题等相结合,才能找准切入点和创新点。近年来,嘉峪关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总目标,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推进。坚持把社会管理创新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向民生倾斜,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探索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管理机制,初步实现了城乡户籍一元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管理信息化、社会保障同城化,有力推动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社会公共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前提和条件。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是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保障。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实践中,嘉峪关市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布局和特点,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社会管理理念,以政府职能建设引领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寓社会管理于社会服务之中,不断增强政府的社会服务意识、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强化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政府在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相关制度、构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把人力、物力、财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建立完善了一整套新体制机制,实现了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有机统一,整体上提升了社会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嘉峪关市大力加强维护群众权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在建立健全社会矛盾调处机制,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调处社会矛盾的同时,重点加强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建设,有效整合政法、司法、综治、信访等部门力量,形成部门协作联动、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办理、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机制,不但进一步拓宽了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而且有效引导各个社会阶层、社会利益群体和社会成员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已经成为当代重要的社会管理模式。实现社会协同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的客观需要,其中,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是建立新型社会管理格局的重要途径。嘉峪关市坚持把创新社会管理与推进社会建设相结合,整合社会管理资源,组织实施了“平安细胞”工程,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因素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广泛发动社区居民共同构建平安和谐生态文明新社区,形成了人人参与社会管理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了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是社会管理的前沿阵地。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是夯实社会管理的基础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嘉峪关始终坚持把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突破口,充分整合基层社会服务管理资源和力量,积极探索新型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了社区管理体制扁平化、运行机制规范化、党组织设置网格化、阵地建设标准化、经费保障制度化的社区建设模式。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并重,有效地实现了政府行政职能与社区自治功的能有机结合,夯实了社会管理的基础。

    (刘进军 作者系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甘肃省社科联副主席,研究员)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嘉峪关:西部地区社会管理创新的典范
·嘉峪关样本:城乡户籍一元化 撤销街道办事处
·嘉峪关:向和谐幸福城市推进
·嘉峪关市委政法委书记张静昌:户籍新政并非与农民争利
·甘肃嘉峪关:两万村民告别农民身份
·嘉峪关经验:推行城乡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

·嘉峪关经验:推行城乡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
·甘肃嘉峪关:城乡居民取消户籍差别享受同等待遇
·嘉峪关:城乡居民取消户籍差别享受同等待遇
·嘉峪关社会管理创新经验推向全国
·嘉峪关:城乡户籍一体化具体做法是什么
·走基层之甘肃嘉峪关——报里“良方”乐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