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挖掘机、搅拌机、压道机往来穿梭;公路上公交车和其他各式汽车进进出出,川流不息,秋日的格尔木市—派紧张有序的繁忙景象。在素有“农家乐之村”的郭勒木德镇小岛村的岔路口—处堆放下水管道的地方,记者开始了对郭勒木德镇党委书记赵绪成和小岛村党支部书记马青精的采访。
“8月8日,总投资300万元的小岛村下水管网与城市下水管网改造工程已经开工,过去小岛村—些地方污水乱流的现象将得到彻底改变。”自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开展以来,共有两家机关单位、6家企业、—个部队与小岛村结成了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通过市财政配套80万元,结合共建单位的帮扶,整合项目资金7200万元,实施墙体抹灰、粉刷,危房改造,整体搬迁,节水灌溉等—系列项目……
小岛村距离格尔木市3.5公里,现有1256户,人均耕地平均只有0.29亩,人多地少,借助特殊的区位优势,共有14户农家从事农家乐,每户年均收入在二十万元到四十万元之间。经过下水管网改造后,发展农家乐的人家将会翻番。这—切都得益于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的活动,摸着乌黑油亮的下水管道,村民们的脸上写满喜悦。
党政军企一条心共建和谐新农村
自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开展以来,格尔木充分借鉴“百企联百村”活动取得的成功经验,不断创新共建活动形式,形成了全社会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局面,截至7月底,21个共建村共动工2342户,拆除旧围墙21944.3米、旧大门546个、危房320间,清理垃圾近300吨,新建围墙39993米、大门739个、房屋529间、粉刷墙壁126643.25平方米,修建乡村道路7620米、枸杞采摘工公寓60间,建成新华村老年活动中心1座。目前,大格勒乡农民集中居住小区和郭勒木德镇中心区域改造的水电路及配套设施已完成招标,正在实施之中;农垦集团公司河西农场项目屋顶平改坡及外墙粉刷已完成招标工作,两个标段已开工建设。
从格尔木市出发一路往西再往北,蓝色的屋顶、绿色的大门、绛紫色的门柱,一个崭新的村庄出现在众人的眼前,“以前的新华村,一进来首先看到的就是一个垃圾场,结合共建活动,现在将垃圾场改造成了老年活动中心,根据村庄的整体布局,分设了21个垃圾箱,随处乱倒、随手乱丢的现象再也不见了。”村委会主任金跃顺说:共建活动开展之前,新华村连一条像样的马路都没有,现在新华村不但修出了宽阔的马路,还新修了广场、幼儿园,改造了危房、进行了提灌站的维护提固,以及2200米的支渠衬砌……
围墙统一由青砖砌成,凸显了秦砖汉瓦风格。来到城北村,仿佛来到了北京城里的小胡同,汽车穿行在窄窄长长的村道,竟然一路顺畅。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城北村,是一个老村子,不大拆大建,因地制宜也能让村庄旧貌换新颜,仅仅一个月城北村就完成了村庄整治。村支书汪红林说:“村容村貌整治活动中,村干部很辛苦、很累,但看到村庄发生的变化和群众脸上的笑容,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通过这次整治,也让我们解放了思想、开阔了思路。”
“通过共建活动,不但改变了以往农村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现象,还锻炼了村干部、凝聚了人心。”格尔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周延山介绍。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统一的墙体、统一的颜色、统一的大门、统一的门窗、统一的屋顶装饰。从强化顶层设计人手,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编制“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规划,将“一村一规划、一村一风格、一村一特色”贯彻在村庄的建设当中。
用一个创新做法带动整体创新,在共建活动中,格尔木选择了22个交通便利、成片连线,建成后能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村庄开展共建活动。
拆墙透绿,见缝插绿。拆除破土墙垒起的菜园子,换上颜色鲜亮的网围栏,用蔬菜装点村庄的绿色,用鲜花扮亮村庄的色彩,郭勒木德镇农家院落的改造模式既节省了经费,又实现了村庄的绿化。结合共建活动,格尔木共整治补栽林带240亩,新造林60亩,栽植乔木、花灌木等树种61200株,“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新村庄以崭新优美的面貌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以规划为先导,以项目为载体,不仅将共建项目延伸到村庄的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净化中,还充分发挥共建示范村的杠杆作用,撬动格尔木农区经济加速发展。
将共建活动作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探索,从培育主导产业人手,在全市统筹规划枸杞产业的发展,西城区工行委和乌图美仁乡整合小灶火管区的校舍资源,引进企业投资数百万元建设枸杞加工厂,枸杞烘干、枸杞茶叶、枸杞饲料三套生产线已开工建设……目前,格尔木通过预留360万元项目资金人手,为示范村发展后续产业打下基础。
典型带动,人人行动。结合示范村建设,格尔木将新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结合起来,搭建起了一个政府、企业和驻地农民“三赢”的平台。
一个创新思路成就一段传奇
思考决定进退,行动决定成功。“‘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政策项目、建设规划、资金管理等方方面面。既要在资金筹措上实现突破,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完成共建项目。我们决心下大力气保质保量做好这一工作。”海西州委常委、格尔木市委书记朱建平的话掷地有声。
“一个部队联建一个示范村,五家企业联建一个示范村,一个市级机关单位、一个省州驻格单位联建一个示范村,一名市级领导联建一个示范村。”格尔木以自我加压求突破,率先闯出了“一军多企双单位一领导”具有格尔木特色的“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之路。
初春的戈壁滩乍暖还寒,一场轰轰烈烈的建设大潮,在农区迅速铺开。从郭勒木德镇到大格勒乡,从乌图美仁乡到唐古拉山镇,广大农民群众自愿放弃打工,积极投身到共建新农村的活动当中。郭勒木德镇民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白向旗以个人名义捐款10万元,用于改造农户围墙、大门,以及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185家党政机关、驻军部队和企业与22个村结对共建。昆仑经济开发区出资270万元,帮扶郭勒木德镇新乐村新建了院墙大门、人畜饮水工程、道路硬化及其它基础配套项目;格尔木豫源有限责任公司出资65万元,为新华村修建老年活动中心,同时进行村庄整治;中信国安联宇钾肥有限公司出资60万元,用于乌图美仁乡安康村的围墙、大门,以及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安康村党支部书记李启业说:“通过共建,村里各家各户不但修建起了整齐美观的围墙,还实施了主干道和广场的亮化工程,同时还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的整治。老百姓非常高兴,特别满意。”
好典型带出了好办法,好办法延伸出了好经验。共建活动中,格尔木还创新推行了“一户一协议一档案”,提高了项目建设的公开度和透明度。
据统计到7月底,格尔木市“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共投人资金2.56亿元,其中涉农资金2.16亿元,市财政专项资金2500万元,共建单位协议资金到位875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投资折合资金620万元。(作者:何汀 易炜)
·格尔木:昆仑文化塑造城市灵魂
·格尔木市法院落实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
·格尔木为流动人口建起一个温暖的家
·格尔木打造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市
·格尔木劳教(强戒)所举办第三届场所开放日活动
·格尔木深化安全生产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格尔木深化安全生产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格尔木市上半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现新拓展
·格尔木市化解安全生产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格尔木市深化“四个关键点”夯实农村消防安全工作
·格尔木市为农牧区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力促其增收
·格尔木市西城区河西街道网格管理打造街居服务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