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湖南

湖南蓝山县医患纠纷下降75%

2012-09-21 15:54:2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网 

    关注医改

    “这次下定决心要把病看好!”82岁的湖南省蓝山县竹管寺镇近江村村民封普太终于下定决心,揣着100元钱来到镇中心卫生院。

    封普太患有肺心病,以前是“硬撑着,实在不行就买点止咳药吃”,病因此越拖越重。直到听说“10+100”新农合补偿模式(参合农民自付10元门诊看病,自付100元住院治病,其余资金由新农合基金全额补偿),他才将信将疑地来到镇中心卫生院。

    6天后,他出院了,“做治疗、输液、吃药……最后真的只花了100块钱!

    “10+100”、“50+600”、“20+300”……

    一组组看似抽象的医改数据,却使蓝山县群众看病的费用实实在在地下降了。同时下降的还有医患纠纷。法制网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蓝山县实施医改新政后,该县医患纠纷同比下降比例达到了75%。

    乡镇卫生院看小病

    住院最多需付100元

    长期以来,农村医疗设施、医疗队伍相对薄弱,广大农民与城镇居民在就医问题上存在很大的差距,如何统筹城乡医疗发展,蓝山在探寻一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医改模式。

    蓝山县地处湘南山区,全县39万人,2011年全县财政收入3.31亿元,是一个财政小县。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当地老百姓心中的一件烦心事。

    蓝山县卫生局局长吴友忠透露,2010年12月31日,蓝山在全县25个乡镇卫生院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初期,因卫生院药品种类少了,药价降了,医疗服务范围改变了,医疗服务的量下降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降低了,曾一度出现乡镇卫生院 “冷死”,县级医院“累死”的现象。

    “以前一些农民认为乡镇卫生院药价虚高不愿来看病拿药,有病直接去县医院,或干脆去郴州、长沙等地治疗。” 吴友忠说。

    从2011年开始,蓝山县逐步推进“10+100”新农合补偿模式。除了起付的10元或100元,参合农民因病在乡镇卫生院治疗的其余费用全部不用自己掏腰包,包括国家和省里公布的基本药物费、一般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普通床位费、护理费、内置材料费等都可以在卫生院进行即时报销。对农村五保户、低保户,部分卫生院连住院起付线也减免了。

    县级医院看大病

    住院15天只需600元

    然而,乡、村医疗机构受技术、设备等限制,“5+10+100”模式只能诊治常见病、小病,大病还得在县级医院解决。

    为此,从2012年7月1日开始,蓝山县又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新农合“50+600”、“20+300”补充模式,在以前的模式上更进一步。

    “50+600”支付模式,即参合农民在县中心医院门诊就诊,每次只需自付50元;住院治疗15天内只需自付600元,超过15天后每5天内病人增加缴纳一次起付线600元,超额部分由医院承担。“20+300”模式,即参合农民在县妇幼保健院门诊就医,每次只需自付20元;住院治疗10天内只需自付300元,超过10天后每5天内病人增加缴纳一次起付线300元,超额部分由医院承担。

    记者在蓝山县人民医院了解到,7月份住院病人的人均费用由6月份的2749元下降到了2671元。

    “一个月的数据虽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数据同比是下降的。”蓝山县中心医院副院长陈小玲对记者说。她认为,支付方式的改革不能按单一的方式付费,应该走临床路径,扩大单病种付费,按病种、病情轻重来付费,让有效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看病贵贵在药品,把药价降下来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以前那些虚头八脑的复杂程序都没有了,现在报销的流程清晰明了简单,患者拿医疗卡先看病,出院就掏100块钱,其余直接刷农合卡即可出院,都不用看账单了。”刘心宜老人患有高血压病等多种病,一发作就要来乡卫生院一次住院9天,花了1200多元,除去报销的80%,自己还要出几百元,报销手续还相当繁琐。

    为统一管理全县乡镇卫生院的业务和财务,蓝山县专门成立了“乡镇卫生院管理中心”,加强对各乡镇卫生院人均住院费、药品比例、日均住院费用、人均住院天数等项目的定期考核,实行新农合基金超支部分由卫生院负担。

    “这是为了有效遏制卫生院滥开处方和患者‘过度医疗’,确保新农合基金不被乱用、滥用。”吴友忠表示,现行的模式大大减少了医疗浪费,原来县里一年浪费的医疗经费就达5000万元。

    从去年“10+100”新农合补偿模式实施以来,封举林变得很忙,这位竹管寺镇中心卫生院院长称,他的病人大幅增加,“刚开始一段时间过道里都住满了病人”。

    村卫生室治感冒

    与县新农合联网只需5元钱

    与封举林一样忙碌的,还有3里之外的上堂安村卫生室医生周仁发,“实施村卫生室5元看门诊政策后,日门诊量由原来的5—10人增加到了10—20人”。

    他家新建的房子里,一楼最大的一间作为村卫生室,屋前竖着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几行粉笔字,介绍着“5元看病模式”。

    记者翻看周仁发的一叠门诊补偿单发现,大多数村民看头疼、感冒等小病的花费都在20元左右,但只要交付5元门诊费用,其余的费用都通过新农合资金支付。而这一切的实现依靠的是村卫生室与县新农合联网的电脑系统。

    据了解,蓝山有25所乡镇卫生院,358所村卫生室。和周仁发一样,这300多名没有编制的村卫生室医生因为“5元看病模式”,都有了基本稳定的收入,他们的收入由三部分构成,公共卫生补助每年7000多元,基本药物制度补助3000多元以及门诊的接诊收入。

    “现在患者出院,全是笑容满面,以前要出那么多钱,很多患者都是板着脸,经常会发脾气。”医院农合办结算中心的工作人员说。

    医疗减负8000余万元

    医患纠纷下降了75%

    蓝山医改新政带来的效应已初显。

    “通过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建立科学的、合理的新农合支付模式,蓝山将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蓝山县委政法委书记黄永英向法制网记者透露,医改新政实施后,全年将为全县参合农民减轻医疗负担8000余万元,确保了群众的身体健康,增强了劳动能力,减负和增加劳动收入共计可为全县农民增加收入近2亿元。

    蓝山县卫生局工作人员介绍,在乡镇卫生院实行药品零差率以后,曾担心卫生院收入减少,效益变差,医务人员的收入降低,会引起人心不稳定,人才留不住,医疗服务水平下降等现象,在实行“10+100”就医模式后,卫生院不但没有“冷”,反而比医改前更“热”。

    蓝山县政府在政府官方网站发布的一份资料显示,该县医改新政实施后,医院业务量大幅增加了,但医患纠纷却呈直线下降趋势,与上年度相比下降了75%。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社会管理创新重要举措之一,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保障人民健康和改善民生。”永州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唐湘林向法制网记者透露,蓝山县今年被确定为湖南省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县,而蓝山医改新政则是该市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新探索。(记者 刘希平 通讯员 李月红 李先志 陈国军)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安徽蚌埠医患纠纷调解成效显著
·医患纠纷“南平解法”:统一标示源头预防快速理赔
·云南玉溪16个月调解医患纠纷35起
·安徽推广"蚌埠经验" 105县市区须建医患纠纷预防机制
·医调委员会成立三年多医疗纠纷发生量连年降 天津打破医患纠纷多闹多赔怪圈
·聚焦医患纠纷调解:第三方调解是化解矛盾大趋势

·聚焦医患纠纷调解:第三方调解是化解矛盾大趋势
·江西医患纠纷调处明确“三个坚决不赔”三成零赔付
·德阳市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医患纠纷调解机制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