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18个民生样本
在社区矫正、法律援助、人民调解上创新不断
福州法律援助的创新,让弱势群体在权益受侵害的第一时间,就能在第一线获得法律帮助。
核心提示:“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现代社会,纷繁复杂,千头万绪,考量着为政者的智慧。唯有做细做实,唯有不断创新,才能真正惠民利民。
在我省(福建省),无论是针对特殊人群的矫正帮教,抑或是面向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还是饱含中国智慧被称为“东方经验”的人民调解,都走出了独具特色的“福建路子”。
社区矫正之创新
中途之家在我省“试水起航”
9月2日,在福州市曙光教育服务中心(又称中途之家),记者遇到了回“家”串门的老陈。老陈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以前过着四处漂泊的日子,后来服了20年刑,今年4月才刑满释放。
一出狱,老陈就发现,福州20年来变化太大了。父母去世了,家没了,他很茫然,不知该如何生活下去。福州市司法局工作人员得知老陈的情况后,把他安排在位于台江区的“中途之家”。
老陈说,“刚来时,我还保留着狱中的行为模式,凡事先报告,说话不敢坐着。几天之后我发现,这里更像一个大家庭,工作人员都穿便服,平时会跟我聊天,借法律书给我看,吃饭也在一起。”
福州“中途之家”有宿舍、食堂,有多功能教育、心理健康室和文体活动室,有三个工作人员为特殊人群服务。
据了解,“中途之家”是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福州、三明“中途之家”已建成使用,厦门、泉州、漳州等地“中途之家”也将在年内陆续投入使用。
据福州“中途之家”工作人员介绍,“中途之家”可以为社区矫正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提供教育、培训、临时安置等服务,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此临时过渡的,多是来自福州市五城区的,他们由于服刑时间长,出狱时最先面临的就是贫穷、疾病、家人的漠视等问题,如果没有机构接纳他们,这些人很可能重新走上犯罪的道路。“中途之家”就是帮助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的“中转站”。从去年11月至今,这里先后收留了13名像老陈这样的人员,他们在“中途之家”做短暂的停留后,又开启新的人生里程。
上个月,在“中途之家”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老陈在外地找到了一份工作,生活也稳定了下来。这不,借着休息的日子,老陈又特意回了一趟“家”,看望曾帮助自己的“家人”。